2025上海车展:车企营销回归理性,智驾宣传降温
AI导读:
2025上海车展主动降温限流,车企营销回归理性,智驾宣传趋于谨慎。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访减少,智驾成为新车发布会迅速带过的板块,车企更注重实际产品体验和线上获客。
国内车展“热闹”两年后,上海车展选择主动降温“限流”。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正式开幕,少了车企大佬冲热搜般的高调互访,智驾宣传也趋于理性。车展回归本色,不喧嚣炒作,不刻意造势。
“祛魅”的流量
2024北京车展首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和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的“串场”互动,让车展霸榜热搜。然而,2025上海车展,雷军没来,“卷”流量=“卷”老板的引流方式也迅速降温。事实上,本届上海车展开幕前,有消息称,上海车展组委会规定,车企“掌门人”不能随便“串台”。
车展首日,小鹏汽车展台仅迎来周鸿祎一位场外嘉宾。周鸿祎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一起与小鹏机器人IRON互动,整场互动的主角是IRON。此外,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来到理想汽车展台,体验理想MEGA Home车型,并与李想交流了电池与操作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蔚小理”的聚会并未出现。蔚来CEO李斌不仅出现在蔚来展台,更为乐道汽车站台,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家品牌上。
车企掌门人在车展上“卷”流量的背后,是为了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随着新车加速迭代和售价下探,消费者吸引力逐渐见顶。小米汽车、鸿蒙智行等的流量正转化为销量,车企也在寻求营销手段的改变。不过,想要立足根本,还是要依靠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谨慎”的智驾
火热的智驾也开始降温。2025上海车展前夕,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相关通知要求,严格履行告知义务,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我国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然而,营销宣传上的模糊地带也让消费者产生认知误区。2025上海车展前,工信部出手“刹停”无序的智驾宣传,多家车企紧急调整宣传重点。
本届车展上,智驾成为各场新车发布会时被迅速带过的板块。消费者实际能感受到的产品体验,如冰箱彩电大沙发、车辆构架性能、价格等,重新被作为宣传重点。
“接地气”的车企
智驾回归理性外,车企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也更“接地气”。小米汽车、鸿蒙智行等新品牌首次登陆,而现代起亚、捷豹路虎等品牌则缺席。
目前,国内车市竞争激烈,车企需要思考如何分配资源。缺席本届上海车展的北京现代表示,将车展节省下的钱用于终端销售和客服服务中。
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2%。汽车行业需要有效地降本增效。在外界看来,相比参加车展,车企更想把钱花在刀刃上。
本届上海车展首日,各车企也直接开启抢单模式,销售人员登台推销新车,线上直播也成为车企获客的重要方式。
车市持续“内卷”,让车企改变了此前展台“等客来”的状态,车展现场和线上集客都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