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车展盛况空前,外资车企深度参与共谋未来
AI导读: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跨国车企及供应链巨头首发本土化产品、公布重磅投资计划,展现深度参与中国市场决心。车展成为展示智能化、电动化成果的重要舞台,外资车企加大在华投资,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标准。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携超百款新车及前沿技术惊艳亮相。在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下,宝马、奥迪、安波福、大陆集团等跨国车企及供应链巨头纷纷通过首发本土化产品、公布重磅投资计划,展现了对中国市场的深度参与和长期深耕的坚定决心。
本届车展不仅是全球车企展示智能化、电动化成果的重要平台,更成为了检验本土化能力的试金石。大陆集团展示了针对中国市场优化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其集成式系统完美适配中国复杂路况;安波福则首发了由中国团队自主研发的风河实时操作系统和虚拟化平台,为智能汽车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数字底座”。
跨国车企正以实际行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安波福宣布下半年将在武汉和上海投产新工厂,强化本土供应链。大众汽车集团深化与地平线的合作,共同研发面向中国市场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彰显了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外资外企积极参与上海车展并加大在华投资,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多重优势。中国连续16年稳居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地位,新能源汽车占比已突破40%,智能网联功能需求强劲。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创新生态,为外企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顾春霆指出,上海车展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外资外企的积极参与彰显了中国市场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强大吸引力,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认为,外资与本土企业的交流合作将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迈进。
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更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大众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强调:“中国引领智能汽车转型,我们的研发、生产与生态布局必须与中国同步。”
上海车展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外资企业正以“深度本土化”为战略,重构与中国市场的关系,从单一的技术输出转变为与中国伙伴协同创新,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标准。
这场“双向奔赴”的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也为跨国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点。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指出:“中国市场的规模与创新活力将决定全球车企未来十年的竞争力。”
上海车展以开放的姿态书写了新的篇章,外资企业的热情参与不仅是对中国市场潜力的认可,更是对合作共赢理念的生动实践。在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正以更加包容的生态,引领全球汽车工业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