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最近几年,为应对“卡脖子”问题,监管层支持科创企业A股上市,导致大消费类公司上市名额被挤占。近期,大消费公司密集赴港IPO,背后是不愿亏本的投资机构。尽管港股市场有风险,但已成为大消费市场的“乐园”。同时,大消费行业上市政策有所松动,但投资人仍需谨慎对待对赌协议。

最近几年,为了应对“卡脖子”问题,监管层大力支持科创、创业型企业在A股上市,双创板如火如荼,北交所也应运而生。这一举措符合国家的产业布局,但同时也挤占了其他行业的上市名额,尤其是大消费类公司。股市热点

近期,这些公司密集赴港IPO,背后是不愿亏本的投资机构。受对赌协议影响,这些公司唯有上市,才能体面退场。港股成为了大消费市场的“乐园”,尽管并非理想之地。

A股收紧上市门槛,使得港股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自1997年以来,仅有少数餐饮企业成功登陆A股,而港股则吸引了更多新消费领域的公司。然而,港股市场并非一帆风顺,“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登陆后破发,市值大幅缩水。

尽管如此,2024年末至2025年初,仍有大量企业扎堆赴港上市。绿茶集团、古茗、沪上阿姨、蜜雪冰城等知名连锁品牌纷纷递交招股书,寻求上市机会。同时,集换式卡牌龙头卡游、溜溜果园等也选择港交所作为上市地点。

近期,大消费行业上市政策似乎有所松动。广东省政府出台措施支持餐饮企业上市融资,民营企业座谈会也释放了积极信号。然而,面对上市难、并购不畅的局面,投资人仍需谨慎对待对赌协议。

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路径主要包括IPO上市、并购和清算。在大消费企业上市难的情况下,投资人往往通过要求企业回购股份或签订对赌协议来降低风险。然而,对赌失败者往往会面临资金链断裂之危。

例如,卡游与红杉中国、腾讯签订了对赌协议,若未能在规定时间内上市,则需回购股份并支付利息。IF椰子水也签订了类似的对赌协议。这些案例表明,上市已成为大消费企业的一则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赌局。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