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PD-1药物出海取得新突破,康方生物安尼可®获FDA批准
AI导读:
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安尼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鼻咽癌。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取得新进展,揭示了PD-1赛道从“内卷”到“外拓”的产业转型逻辑。
近年来,PD-1/PD-L1检查点抑制剂作为首批获批上市的癌症免疫疗法,引领了癌症治疗的革命性变革。因此,PD-1/PD-L1已成为国内外最受瞩目的创新领域,而将其推向海外市场并取得显著市场份额,成为各大创新药企竞相追逐的目标。
4月25日,康方生物(9926.HK)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安尼可®)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NPC)的一线治疗和化疗治疗进展后的治疗。该药物由正大天晴康方负责后续开发和商业化。
派安普利单抗的两项适应症已在中国获批上市,此次FDA的批准基于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AK105-304和关键注册性研究AK105-202。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鼻咽癌在全球约50%的病例在中国,此前缺乏针对性疗法。康方生物选择“小适应症先行”策略,切入FDA审评,降低竞争门槛,其差异化设计成为获批关键。
FDA的批准意味着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国际认可,可加速进入其他市场。康方生物成为继君实生物、百济神州之后,第三家成功出海的国产PD-1药企。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取得新进展,也揭示了PD-1赛道从“内卷”到“外拓”的产业转型逻辑。若康方生物能成功打开美国市场,预计鼻咽癌适应症销售额将加速增长。
PD-1赛道进入深水区
据IQVIA数据,过去五年,PD-1/PD-L1市场表现优于全球肿瘤药物市场,5年复合增长率为45%,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60亿美元。未来增长预计将放缓至15%,但到2025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达到580亿美元,仍超过肿瘤药物市场的预期增长率。
尽管PD-1/PD-L1抑制剂的年治疗费用已降至万元时代,但其对药企的市场贡献率依然显著。例如,默沙东的Keytruda仍是其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以18%的增长速度创收294.82亿美元。国内方面,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被称为“国产PD-1四小龙”,其中百济神州的百泽安®销售稳健增长。
康方生物虽短期内难以撼动“四小龙”的国内市场份额,但若能将海外临床数据反哺国内,加速拓展联合疗法或新适应症,或对细分市场形成挤压。长期来看,PD-1赛道已从“内卷红海”进入“全球竞合”阶段。
国产PD-1企业争相开拓国际市场
在国内医保控费背景下,PD-1企业的估值逻辑已从“销售放量”转向“国际化能力”。获得FDA批准将带来显著的全球性优势,包括加速其他国家的审批进程、提升商业价值等。
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在获得FDA批准后,已在美国正式上市,定价是国内的20余倍。但其海外市场的表现也为创新药“出海”提供了参考。然而,闯关FDA并非易事,如恒瑞医药的“双艾”组合就两度延迟进军FDA。
欧美市场监管趋严是中国药械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之一。平衡合规成本与市场回报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因此,企业在出海前必须做好专利布局,确保在目标市场有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链条。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先新兴市场后成熟市场”可能是可行的路径。通过在新兴市场建立品牌和市场基础,企业可以积累国际化经验,降低合规成本,为后续进入欧美市场铺平道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