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吸引全球目光,超百款全球首发新车亮相。车展展现未来出行图景,A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参展企业强调保障出行安全,智能化汽车量产背景下,如何保障用户安全成重大命题。车展促进全球产业链融合共赢。

  新华财经上海4月25日电(记者唐诗凝、周蕊)比亚迪Dynasty-D概念车、全新一代奥迪Q5L、超级电混SUV极氪9X、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新车型……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超百款全球首发新车接连亮相,众多先进科技轮番登场,吸引全球目光。

  今年恰逢上海车展举办40周年,展馆面积扩至超3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跃升至近1000家,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193场发布会创历届之最……一个个数字凸显上海车展的全球影响力。车展热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壮大,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3100万辆。

  上海车展如一扇窗,展现未来出行图景,彰显中国制造魅力与中国市场开放机遇。车展上,A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领域,印证AI与汽车产业融合。

  创新:AI激发无限可能——4月25日,上海车展迎来首个观众日,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Deepseek,能识别方言及模糊口令,人机交互更人性化。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宇树科技机器人等,展现全域智能化趋势。

  安全:汽车行业发展底色——小鹏汽车开启AI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长城汽车耗资5.1亿建安全试验室,阿维塔06借华为技术实现全场景智护……参展企业展现智能化趋势的同时,强调保障出行安全。

  随着智能化汽车量产,如何保障用户安全成重大命题。“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成共识,大模型正从“模仿学习”走向“强化学习”,在各种复杂场景下让驾驶更安心。

  融合:全球产业链共赢未来——宁德时代推钠新电池,英特尔发布第二代AI增强型汽车系统级芯片……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全产业链协同的新技术、新成果一览无余。

  造一台车,像组一支足球队,产业链上众多“位置”分工明确,配合无间才能成功。在全球贸易局势紧张背景下,汽车产业如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上海车展里,各国语言的高管、经销商、观摩团围观新品、畅谈合作,给出答案。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品牌汽车多数本土生产,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供应链已成企业发展有机部分。造一台好车,离不开合作共生的“朋友圈”,这正是中国举办国际化车展的深意。

  每一次技术突破源于跨地域知识共享,每一辆智能汽车凝结全球智慧。期待汽车产业紧密协同,在开放包容中创新共进,在互联互通中走向共赢。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