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上海车展上,汽车供应链企业成为技术竞技场,智能化升级战打响。本土供应商推出先进智驾技术和最新产品,中国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趋势明显,跨国零部件企业加速本土化,重构全球业务版图。

2025上海车展,汽车供应链企业成技术竞技场,智能化升级战打响。本土供应商纷纷推出先进智驾技术和最新产品,安全性成为智驾元年的关键话题。随着“智驾平权”浪潮的兴起,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成为供应链企业的应对策略。同时,“中国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趋势明显,跨国零部件企业加速本土化,重构全球业务版图。

“智电”新时代,汽车产业链角色转变,科技及供应链展区面积增至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和规模显著增长。智能驾驶、AI大模型和800V高压平台成为标配,供应链企业的隐形竞争日益激烈。本土供应商如华为、宝钢等带来最新产品和技术,展现中国创新实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本届车展科技公司及供应链参展企业数量增多,表明智能网联新能源时代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加速。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指出,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加速,性价比表现优异,与AI产业融合深入。

在车展上,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供应链企业的技术竞技场。福瑞泰克发布辅助驾驶先进技术,博世透露未来五年新业务中65%与智能化及电气化相关。采埃孚展示融合AI大模型的辅助驾驶系统,耐世特推出线控转向等创新成果。同时,智能座舱竞赛愈发激烈,芯驰科技推出AI座舱SoC芯片,Unity带来数字化智慧情感座舱。

随着智驾技术的普及,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几起因智驾导致的交通事故引发行业反思,监管部门出台相关规范文件。在郑赟看来,事故和规范文件的出台短期内会给智驾技术“降温”,但长期前景不变。供应链企业侧重展示产品安全性,如爱尔铃克铃尔集团展示电池领域技术专长。

汽车行业掀起“智驾平权”浪潮,要求车企严格控制智能辅助驾驶产品成本。供应商面临平衡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实现降本增效。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事业部战略副总裁李思霓表示,技术降本和规模化生产至关重要。

“中国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趋势明显,耐世特、佛瑞亚集团等企业加速本土化,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创新研发。爱尔铃克铃尔集团董事会成员表示,已加速将现有技术转移至中国,并推广中国团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

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深水区,供应链竞争逻辑改变。企业不再拼规模,而是拼创新速度、本土化深度和成本控制能力。中国从“世界工厂”变为“创新实验室”,全球汽车供应链权力天平倾斜。跨国零部件企业以中国为创新策源地,反向重构全球业务版图。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孙桐桐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黄辛旭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黄辛旭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黄辛旭摄

记者|黄辛旭 孙桐桐

(文章来源:每经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