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9日,阿里发布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强化MCP支持,助力开发者高效开发AI智能体。MCP作为AI时代的“万能插座”,将大幅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支持MCP,推动AI智能体开发,构建更丰富复杂的应用生态。

  AI“新晋顶流”!MCP技术引领AI开发新时代

  4月29日,阿里发布了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其以卓越性能和低成本备受瞩目,并强化了对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的支持。这意味着开发者可基于Qwen3大模型轻松调用图片、音频、地图等外部数据源与工具,实现高效开发Agent(智能体)。

  业内人士迅速响应,火星电波创始人冯雷已成功调用各类MCP,实现提示词效果,并分享了这一成果,强调MCP原生支持的重要性。

  在4月25日的Create 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表示MCP将让AI更懂外部世界、更易获取信息、更自由调用工具。百度智能云还发布了国内首个企业级MCP服务,助力开发者拥抱MCP。

  MCP可视为AI时代的“万能插座”,使大模型轻松调用外部数据源和工具,实现“一键互联”,大幅提升AI应用及Agent的开发效率。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均已支持MCP,这一技术术语已成为新晋“顶流”,成为厂商竞逐的新战场。

  AI时代的“万能插座”

  国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宋嘉吉表示,MCP的出现类似通信的TCP/IP协议,将推动AI数字原生的出现。MCP作为技术协议和规范,将提高协作效率。

  MCP由美国知名大模型创业公司Anthropic去年11月发布,旨在降低大模型使用外部数据与工具的成本。虽然初时不温不火,但Manus智能体的出现展示了智能体的价值和MCP的意义。

  宋嘉吉指出,使用MCP前,大模型调用外部工具成本高,需分别调用各应用API。而使用MCP后,只需对接/配置MCP服务器,大幅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MCP有望推动AI智能体应用从信息咨询推送升级为执行应用能力,构建更丰富复杂的应用生态。

  互联网巨头全面入场

  2025年被视为AI智能体元年。MCP作为标准协议,解决智能体开发中调用外部工具的技术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成为互联网巨头追逐的新风口。

  百度地图、阿里云百炼、腾讯云、字节跳动等纷纷宣布支持MCP,推动AI智能体开发。

  阿里云百炼平台集成函数计算、大模型、MCP服务,解决智能体开发所需算力、模型和应用工具链,大幅降低开发门槛。

  此外,支付宝推出“支付MCP Server”,为AI智能体提供原生支付能力支持,打通商业闭环的“最后一公里”。

  仍处于快速演进期

  业内共识是,MCP为AI模型与不同数据源和工具通信提供标准化方法,是加速大模型落地应用的“密钥”。随着互联网公司布局,MCP生态边界将拓展。

  在MCP之前,OpenAI提出Function Calling。但其编写外部函数工作量大,智能体开发难度高。MCP统一了差异化标准,形成通用协议。

  谷歌云宣布开源A2A协议,旨在实现智能体间通信与协作。但国盛证券研报认为,Agent通信协议之争未结束,竞争有助于降低成本。

  阿里云百炼平台徐志远表示,MCP是大模型发展阶段的天然产物,将随着技术和生态发展不断迭代改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