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一季报揭秘:自营业务成业绩分化关键
AI导读:
上市券商一季报披露结束,自营业务成为券商业绩分化的关键因素。多家券商归母净利润翻倍,但也有券商业绩下滑。同时,券商资管业务格局分化,行业营收受影响。监管对新增公募牌照日趋谨慎,参公大集合面临挑战。
【导读】券商一季报收官,“最牛”自营暴增超2300%,券商业绩分化显著。
上市券商一季报披露正式结束。据记者统计,49家券商中,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16家增速超50%,天风证券和国联民生证券扭亏为盈,而华创证券则由盈转亏。
国泰海通因并购重组,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高达122亿元,位居榜首,同比增长391.78%。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为32.93亿元,不及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整体来看,A股市场回暖带动券商经纪业务向好,自营业务则成为业绩分化的关键。同时,券商资管业务格局分化,仅45.24%的券商同比增速为正。
自营业务成业绩“胜负手”
今年一季度,自营业务表现成为券商业绩分化的重要因素。东北证券、长江证券等归母净利润翻倍的券商,主要得益于自营业务的大幅增长;而财通证券等业绩下滑的券商,则受自营业务收入减少影响。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规模居首,达到88.62亿元,同比增长62.32%;国泰海通和中金公司紧随其后,分别为40.10亿元和33.96亿元。长江证券自营业务增速高达2328.61%,位居榜首。
多家归母净利润翻倍的券商在一季报中提到,经纪业务和自营投资业务对业绩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例如,东北证券净利润大增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和投资业务收入增加。
券商资管业务承压
尽管2024年下半年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企稳回升,但在管理费率下降等因素影响下,业务收入同比减少,行业营收分化明显。今年一季度,42家可比上市券商中,19家实现正增长,23家下滑。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位居第一,达到25.63亿元,同比增长8.69%;广发证券和国泰海通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中泰证券一季度资管手续费净收入超越华泰证券,而华泰证券同比锐减61.70%,排名滑落。
此外,去年同期排名前十的首创证券,其资管手续费净收入大幅下滑52.52%。太平洋证券、山西证券等多家券商资管业务同样出现“腰斩”。
尽管2024年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整体资管规模触底反弹,但监管对新增公募牌照日趋谨慎,约2000亿元的参公大集合将面临更换管理人或终止清算的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