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新“国九条”等政策引导下,A股市场2024年度现金分红规模刷新历史纪录,多家上市公司实现多年首次分红,分红政策调整标志着A股市场投资生态转型,常态化分红机制逐渐形成。

在新“国九条”等政策引导下,A股市场常态化分红机制逐渐形成,2024年度现金分红规模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539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其中3720家公司实施了现金分红(涵盖年度及中期),年度现金分红总额高达2.34万亿元(港元已按最新汇率折算),这一数字不仅再度刷新历史,且连续第三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A股分红刷新历史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实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分红,工商银行等公司还提高了分红频次。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新“国九条”中的分红政策有利于引导企业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政策的调整标志着A股市场的投资生态正在转型,持续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之一,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分红制度的完善。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强调,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将限制大股东减持并实施风险警示,同时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经营情况,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以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上市公司的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2024年A股年度分红总额达2.34万亿元,占当年A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的46.32%,分红比例亦处于历史高位。在分红新规的指引下,2024年有多家上市公司实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分红,如郑州银行、岭南控股、赛力斯等,同时,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公司也加大了分红频次,以回馈投资者。

(注:橙色代表分红金额(万亿元) 蓝色代表分红公司数量(家))

从分红公司数量来看,自2018年以来,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显著增加。2018年至2024年,现金分红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572家、2629家、2932家、3241家、3378家、3857家和3720家。

银行业在分红方面的表现尤为抢眼。2024年,银行业上市公司分红总额达6315.43亿元,占银行行业净利润的30.95%。此外,石油石化、食品饮料、非银金融、通信等行业分红金额也均在1000亿元以上。

分红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最直接的回馈,能够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提高融资能力。上市公司积极分红与近年来的分红政策监管密切相关。2024年,新“国九条”还提出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此外,上交所和深交所均修改了ST规则,加强了对分红的要求。

2024年是A股的“分红大年”,无论是分红规模还是分红比例,均有显著改善。3720家上市公司合计分红超过2.34万亿元,连续第三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3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过1000亿元;33家上市公司年度分红金额不低于100亿元。同时,现金分红比例持续提升,2024年度分红金额占当年净利润的46.32%,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反映出当前A股市场常态化分红机制逐渐形成。上市公司积极分红,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增加市场的资金流入,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改善市场环境,同时也能推动市场从注重短期炒作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变,引导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盈利能力。

此外,上市公司频繁分红和增加中期分红,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稳定以及对股东负责的信息,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能够持续稳定分红的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多的市场关注和资金支持,而那些经营不善无法分红或分红较少的上市公司可能会逐渐被市场淘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