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年报发布后,科创板22家未盈利企业摘“U”,营收规模再创新高。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允许科创属性突出但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这些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实现业绩跃升,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2024年年报发布后,神州细胞、百利天恒、微电生理3家科创板公司达成“上市时未盈利企业首次实现盈利”情形并取消特别标识“U”。至此,科创板累计已有22家未盈利企业摘“U”,占比达41%。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营收创新高,彰显创新动能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自设立之初便设定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允许科创属性突出但尚未盈利或未实现收入的企业上市,增强了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包容性。截至目前,已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

2024年,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营收规模创新高,多家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实现业绩跃升。54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亏损同比大幅减亏36%。其中,天岳先进、拓荆科技等公司净利润实现大幅提升。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的发展在多个细分领域呈现出多点开花格局。在生物医药领域,20家以科创板第五套未盈利标准上市的企业中,18家公司自研产品已上市,16家公司营收超过1亿元。艾力斯、神州细胞等公司推出重磅单品,实现从零收入到数十亿元营收的突破。此外,百济神州等创新药龙头也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

在集成电路领域,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助力构建半导体产业链供应能力日益增强。中芯国际、拓荆科技等公司在制造端、设备端取得显著进展。芯原股份的IP授权业务在全球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打造创新发展标杆

部分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以“硬科技+商业化突围”的组合拳实现了质的飞跃。例如,百利天恒通过全球战略合作交易实现大幅盈利;微电生理则成为首个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并在海外市场上取得显著成绩。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近年来,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54家企业合计研发投入459.44亿元,同比增长5.86%,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6%。其中,百济神州、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名列前茅。这些投入为企业积累了竞争优势,孕育出一系列具有行业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