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多项政策影响下,A股行情持续回暖,外资对中国股市布局热情高涨。科技板块成为外资参与中国股市资产配置的中长期主线,境外投资者对A股的布局力度持续加大。

在降准降息、稳外贸、支持小微民企融资、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等各项政策影响下,连日来A股行情持续回暖。截至5月8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全面收红,上证指数突破3350点大关,两市成交额高达1.29万亿元,股市热点频现。

随着股市行情的重启,叠加人民币升值、全球资本避险配置转向等多方面因素,境外资金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热情持续高涨。尤其在权益资产方面,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股市科技叙事的逻辑愈发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显著,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不断提升。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美关税出现新的边际变化,我国冷静应对,加之国内经济增长韧性十足,进一步增强了境外资本对人民币权益资产的信心。多个国际知名机构纷纷调高了对中国股票的配置预期。整体来看,境外投资者对A股的布局力度持续加大,科技赛道成为中长期投资的主线。

外资加速布局A股

近期,外资对中国股市的布局热情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48家QFII机构合计持有证券数量达到1226只,较上期增加150只,持有股票市值超过1196亿元。其中,12家机构增持证券,6家机构增持数量超过20只。

吴清在5月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外资证券类金融机构已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力量,通过QFII、沪深股通等形式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自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在美元指数走弱、国际避险资金逃离美债的背景下,境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兴趣日益浓厚。从债券到股票,境外资金对人民币资产的多元化配置需求愈发明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近期美元指数走弱对人民币汇率走强产生了积极作用,进而增加了国际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需求,推动了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

从汇率表现来看,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离岸人民币汇率从7.27一路升至7.2附近,期间一度冲破7.19关口。截至5月8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最新报7.23元。美元指数则持续震荡下行,多次跌破100关口。

惠誉评级经济学家亚历克斯·马斯卡泰利认为,美总统特朗普宣布暂停关税上调后,市场对全球贸易关系的悲观看法有所缓解,从而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若这种观点持续主导市场,短期内人民币有望进一步升值。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进一步分析指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加剧,美元指数或存进一步下探空间。在此背景下,资金寻求非美货币避险,人民币成为重要选择。

同时,中国经济的韧性进一步增强了国际资本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信心。陈雳强调,中国经济数据强劲,消费回暖迹象明显,这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心。

娄飞鹏也表示,面对国际冲击加大,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股票市场表现优异,提升了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进而增强了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

招商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自2025年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股票经历短暂冲击后流出放缓。关税政策引发的美国市场风险促使海外投资者转向中国等具有内需支撑的市场。A股相对韧性受到青睐,多个国际知名机构在当前政策环境下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吴清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对外部冲击做了充分政策应对准备。对于资本市场,我们有底气和信心。在全球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增多的环境下,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

吴清认为,尽管当前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清晰坚定,宏观政策稳定性、可预期性上升,特别是宏观政策适时调整,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近期,不少外资机构上调中国股票评级,积极调研A股上市公司,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资产。

科技成为中长期主线

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股市新一轮行情加速启动。

在5月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负责人介绍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情况,公布了23项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具体举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会上表示,中国计划将保险资金作为稳定和提振股市的耐心、长期资本。吴清也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提升外资参与境内市场的便利性。

A股表现强劲,截至5月8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28%,深证成指涨0.93%,创业板指涨1.65%,两市成交额约1.29万亿元。

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金融资产在贸易摩擦下仍保持韧性。高盛维持高配中国股票的判断,并上调了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至4400点,代表15%的潜在回报率。

从布局方向来看,科技板块依然是外资参与中国股市资产配置的中长期主线。陈雳认为,当前境外资金配置结构正从低波动的债券转向高弹性的资产,如科技与消费板块股票。短期内可能更偏好算力、鸿蒙生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实际上,自2025年初以来,随着Deepseek大模型等科技应用的创新突破,全球资本开始重新评估中国资产。叠加地缘格局变化,外资围绕科技主线加码布局中国权益资产。

华泰证券在4月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外资在中国资产仓位及低配程度已连续两个季度改善。未来主要关注三条线索:一是盈利预期上修背景下兼具较高估值前景空间的科技硬件行业;二是ROE和派息稳定、估值偏低的A50及红利方向;三是外资长期偏好的消费板块。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DeepSeek的崛起促使外资机构重新审视中国企业估值,纷纷看多中国市场。中国资产处于估值低、全球投资者配置比例低的状态,未来估值折价有望消除,港股/A股将继续上行。

吴清强调,当前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清晰,集聚效应显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将伴随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渐显现,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海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当前中国市场对外资回流的预期较低。随着国内宏微观基本面回暖和A股市场行情修复,未来增量外资资金有望继续流入中国市场。AI+赋能的科技板块是中期主线。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具备坚实基础,近期DeepSeek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折射出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支撑科技主线行情展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