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强势上涨创历史新高,公募看好慢牛行情
AI导读:
8月18日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公募机构认为市场热度攀升,资金面正向循环推动指数稳步上行,有望步入慢牛阶段。增量资金加速入场,科技等领域被重点关注。
8月18日,A股继续强势上涨,总市值一举突破100万亿元(以A股最新价×A股总股本计算),创历史新高。
多家公募机构认为,A股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资金面正向循环推动指数稳步上行。同时,在多重利好因素共同作用下,市场有望步入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慢牛”阶段。
增量资金加速入场
8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上周强势表现。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728.03点,涨幅0.85%;深证成指报收11835.57点,涨幅1.73%;创业板指报收2606.20点,涨幅2.84%。全市场成交额已连续4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通信设备、软件、文化传媒等板块涨幅居前。
对于近期市场持续放量上行,永赢基金表示,市场热度提升,资金面正循环效应驱动指数稳步攀升。
诺安基金认为,持续的赚钱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加速入场,进一步推升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
“增量资金是市场表现持续强劲的关键动力。”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认为,保险、私募等机构资金或是核心增量,7月份机构的新增开户数攀升至年内高位。此外,外部风险缓释和政策利好,共同“营造”了权益资产的友好环境。
金鹰基金宏观策略研究员金达莱分析称,近期金融数据表现亮眼,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增速超预期显示居民存款加速活化,资金正持续流向权益市场。同时,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存款搬家”现象备受关注,而当前A股市场凭借较强的资金容纳能力和持续显现的赚钱效应,有望进一步推升市场风险偏好。
A股或延续向好态势
随着A股指数持续走高,市场未来走势成为焦点。多家公募机构人士分析称,多因素合力有望推动A股延续向好态势。
“在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预期以及产业端升级创新持续的合力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步入更具韧性和持续性的‘慢牛’阶段。”鹏华基金研究部总量周期组组长张峻晓表示。
汪立认为,短期股市或仍具上涨惯性。“通过对A股市场成交金额、两融资金、主题ETF等的跟踪,未看到明显的资金转向迹象。尊重趋势的力量,关键点位的突破、持续的赚钱效应将有望使得资金继续形成正反馈。”汪立说。
在华商基金多资产投资部副总经理胡中原看来,自2024年9月末以来,稳市场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彰显对资本市场的坚定支持。政策呵护下,预计未来A股市场下行空间有限。同时,产业升级新进展也带来更多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中长期视角下,国寿安保基金研究部认为,国内政策宽松与海外降息预期共振下,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提升,中期向上趋势依然明确。
科技领域被重点关注
除了普遍认为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核心逻辑未变,多位公募机构人士还建议重点关注科技、大金融、军工以及“反内卷”等方向。
博时基金研究团队认为,科技自主创新与通过“反内卷”实现优化行业是值得关注的双主线,同时可关注中报业绩高景气板块,捕捉市场“轮动补涨”机会。
兴业基金看好券商和科创两个方向。一方面,股市向好,成交量大幅增长,将有利于券商业绩回暖,历史上券商板块往往在“牛市”行情中表现突出;另一方面,AI、创新药、机器人、军工等行业正在快速迭代发展,配置机会将不断涌现。
金达莱也看好科技领域,并建议采取均衡布局以应对市场波动和板块轮动。AI海外产业链和创新药等高景气赛道前期受到资金集中追捧,当前交易拥挤度已显著提升,部分资金可能转向更具性价比的标的。建议重点关注AI应用层和半导体先进制程等方向,这些领域既符合国家在自主可控方面的政策导向,又具备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随着商业模式逐步成熟,盈利兑现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