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分析全球流动性水平及变化趋势,指出美元周期对全球流动性的影响,并探讨弱美元趋势下A股的配置性价比,特别是沪深300的表现。文章还提及经济复苏、政策推进等风险提示。

  当前,全球流动性处于什么水平?

  从全球视角观察,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总供应量(M2)同比增速是衡量流动性水平的关键指标。目前,该指标处于历史中低位附近宽幅波动,显示出全球流动性整体依旧偏紧。全球流动性受美元指数强弱影响显著,顺应4-5年一轮的美元周期,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凸显。

  当前各指标显示美元流动性总体偏紧,但暂无流动性冲击风险。美元流动性可从数量与价格两个角度拆解,包括在岸和离岸部分。美联储总资产减去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TGA)和隔夜逆回购后的净流动性自2021年以来逐步收紧,提示流动性规模偏紧。

  价格方面,截至5月9日,2年和10年美债利率分别为3.88%、4.37%,处于历史偏高水平。回购市场融资成本对短期冲击敏感,企业债信用利差走阔显示融资成本提升。离岸美元流动性相对稳定,全球资金对美元信用度下降。

  后续全球流动性将如何变动?弱美元趋势下宽松是必然。

  特朗普政策导向下,弱美元是大势所趋,全球流动性将由紧转松。美元信用根基动摇,美国“贸易逆差 + 资本顺差”模式面临挑战,美元高估且造成政府财政压力与全球生产/消费结构失衡。关税政策削弱非美经济体获取美元能力,冲击美元流通与储备地位。降息周期中美元利率有望下行,美联储或于下半年重启降息,带动全球流动性趋松。

  弱美元将持续至明年6月后,全球金融条件有望逐渐放松。历史上弱美元周期大致持续2年至2年半,本轮或持续至明年6月后。全球流动性宽松对风险资产利好,A股配置性价比显现。

  基于中美名义增速差和“基于美债的股债收益差”模型,A股在全球视角下具备较优配置性价比。中美名义增速差及利差收敛提升中国资产相对配置价值。沪深300相对标普500表现占优,A股配置性价比较高。

  “股债收益差”模型提示A股吸引力。弱美元趋势下,中国资产或成为全球剩余流动性的主要流向之一。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政策推进、地缘政治风险及海外降息节奏等不确定性风险。

(文章来源:东吴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