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不法分子从事非法证券期货基金活动,损害投资者权益。多地证监局发布风险提示,揭露假冒机构诈骗行为。投资者应警惕非正规渠道和陌生投资建议,及时举报可疑行为。

警惕假冒证券公司诈骗,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从事非法证券期货基金活动,通过冒充行业人员荐股、组织“股价拉抬会议”等手段诱骗投资者,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5月13日,江苏证监局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不法分子假冒证券公司实施诈骗。

这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正规手机软件建立“内部倒筹拉升群”,冒充行业人员荐股,组织“股价拉抬会议”,并要求投资者加入“机构子账户”、向非证券公司银行账户转账、缴纳盈利等比例费用。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而且极具迷惑性,让不少投资者上当受骗。

近期,湖北、陕西、厦门、浙江等多地证监局也相继发布风险提示,揭露不法分子通过假冒私募、券商等机构骗取投资者钱财的非法活动。这些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通过抓涨停等行为诱导投资者参与其中,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针对这些非法证券活动,各地证监局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江苏证监局提醒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官方网站下载APP和交易软件,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下载来路不明的APP。同时,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名单可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

此外,券商也持续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华泰证券年报显示,公司持续完善常态化反电诈工作,2024年度共计对4名客户及时采取账户管控措施,成功冻结涉诈资金358万余元。

为了做好投资者保护和反诈工作,机构需要进行全方位宣传,定期为客户开展防诈讲座或推送防诈知识,提升客户的防骗意识和能力。同时,机构还需要定期对从业人员的合规性进行确认,并向客户公开从业人员的必要从业信息,提供一对一服务。

总之,投资者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不明来历的渠道和陌生人的投资建议。对于任何声称能提供高额回报或无风险投资机会的行为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向相关机构举报可疑行为。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