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壳牌合作提升AI数据中心能效,科技巨头加速AI创新
AI导读:
英特尔正式认证壳牌基于润滑液的浸没式冷却技术,助力AI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同时,荷兰AI平台Lleverage推出无代码流程自动化工具,瑞士AI系统助力基因异常识别,美国企业加速推进量子比特量产,科技巨头在AI领域不断创新。
▌英特尔认证壳牌润滑液冷却技术,助力AI数据中心能效提升
英特尔正式认证壳牌推出的基于润滑液的浸没式冷却技术,这项技术能够显著降低AI数据中心的能耗和运营成本。与传统风冷系统相比,该技术可减少高达48%的能耗,并降低约33%的资本与运营支出。壳牌已完成了两年的测试,这是首个获得芯片巨头认证的同类产品。随着AI算力需求的急剧增加,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大幅上升,壳牌等能源巨头正通过其液冷技术切入AI基础设施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荷兰AI平台Lleverage推出无代码流程自动化工具
Lleverage平台旨在让企业在无需开发人员的情况下,通过自然语言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其“vibe automation”技术使用户能够通过口语化描述构建流程,并已成功服务于Visma、Dekker等客户。该平台可连接超过2000个工具,助力中小企业节省开发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近日,Lleverage获得了欧洲投资方Peak投资的300万欧元融资,总融资额已达500万欧元,这将加速平台的开发,并助力招募顶尖技术人才,挑战硅谷与亚洲的AI巨头。
▌瑞士AI系统Image2Reg助力显微图像识别基因异常
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开发的AI系统Image2Reg,可通过细胞核显微图像识别基因扰动,为药物开发和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新途径。该系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染色质结构的微妙变化,结合蛋白互作和基因表达数据,构建基因网络模型。通过神经切线核算法整合图像与分子信息,AI在测试中成功识别了特定基因扰动,准确率远高于随机水平。该方法有望用于无创检测疾病相关基因,辅助开发针对如纤维化等顽疾的新疗法。
▌欧洲推进生成式AI应用,赋能能源系统转型
面对电网老化、可再生能源接入、电气化加速以及网络安全风险,欧洲将生成式AI视为能源系统数字化与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柱。欧盟通过AI创新方案、能源数据空间等政策,推动AI在电力预测、需求管理、实时调度等方面的应用,以提升电网的韧性与运营效率。西班牙大停电事件凸显了AI在增强系统适应性方面的紧迫性。目前,多国实践已初见成效,这有助于欧洲在全球AI与清洁技术竞争中塑造优势地位。
▌ITIF警告:美药价新政或削弱生物制药创新力
ITIF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最惠国价格”(MFN)药价政策可能严重打击美国生物制药的创新力,并加速中国在该领域的崛起。该政策将扩大药品价格管控范围,其影响甚至超越了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研究显示,自2021年相关法案起草以来,美国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和投资已大幅减少,FDA新药审批数量也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药物开发与专利申请增长迅速。ITIF建议美方应迫使他国公平分担创新成本,并通过公私合作与技术投入提升本土制造的竞争力,而非简单实施价格控制。
▌美国企业Rigetti加速推进百量子比特量产
美国超导量子集成电路开发商Rigetti Computing在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了多项关键进展,成功入选DARPA量子基准测试计划A阶段,并获得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AFOSR)提供的540万美元资助,用于开发新型退火芯片技术(ABAA)。公司计划于2025年中部署由4个9量子比特芯片组成的36量子比特系统,并计划在年底前实现100量子比特的突破,目标是将门保真率提升至99.75%。
▌OpenAI CEO阿尔特曼:AI智能体正加速到来
OpenAI CEO阿尔特曼在“2025 AI Ascent”大会上透露,OpenAI正在将ChatGPT演化为具备终身记忆和跨应用协作能力的个性化AI助手。他预测,AI智能体将在2025年大规模应用,2026年具备自主发现知识的能力,并于2027年进入物理世界,推动现实场景的应用落地。面对AI时代的创业挑战,他呼吁保持精简高效的组织结构,以及灵活应变的产品节奏,并提出构建AI时代的新型开放平台和“HTTP级别”的AI生态愿景。
▌加速核能部署,赢得AI竞争的关键
随着AI的发展,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激增,美国电力系统面临巨大挑战。美国核学会国际理事会主席Seth Grae指出,核能以其稳定、高效、低碳的优势,成为支撑AI基础设施的最优选择。美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多的核电机组,但扩建速度亟需加快。他呼吁扩大核电建设规模,推广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并发挥政府融资的支持作用,同时吸引新一代核能人才。未来AI竞争的胜负,将取决于是否拥有可靠且可扩展的能源系统,而核能则是美国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
▌环保型3D打印技术提升智能织物性能
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直接墨水写入的3D打印技术,该技术将含碳纳米管的可降解聚酯材料打印到织物上,显著提升了智能织物的舒适性、柔韧性与耐久性。测试显示,该材料在经历20次洗涤、200次磨损和500次拉伸循环后,仍能保持优异性能,且加工过程中使用环保无毒溶剂。这一成果为可穿戴智能服饰在医疗、运动与应急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智能织物从功能开发向实际穿戴体验迈出了关键一步。
▌德国等离子技术提升电池制造效率与可持续性
德国Plasmatreat公司开发的Openair-Plasma常压等离子技术,可在数秒内完成电池电芯与外壳的非接触式清洗、活化与镀膜,无需溶剂,既环保又高效。其PlasmaPlus镀膜工艺能形成超薄保护层,提升绝缘性能与附着力,广泛应用于电芯绝缘、模组组装与壳体密封。该技术易于集成至生产线,能显著提高电池质量与良率,降低资源消耗和废料产生,成为推动电池行业绿色转型和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力量。
▌通用汽车推出富锰电池,降低成本提升续航
通用汽车宣布将于2028年量产全新锂锰富集(LMR)电池,该电池成本低于现有电池,却能提供超过400英里的续航。相比目前高成本的镍钴锰电池,LMR大幅减少了镍钴的用量(仅含0–2%钴),以更廉价的锰为主材,降低了对进口关键矿物的依赖。新电池采用更简化的棱柱形结构,零部件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通用预计LMR将广泛应用于中端车型,并由Ultium Cells在美国量产,这将有助于电动车的普及,推动本地化供应链的发展。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