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15日,第七届“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启动,活动由《证券日报》社主办,介绍了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及维权途径,包括诉讼、调解服务等,建议投资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5月15日,第七届“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由《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等单位支持,北京基金小镇投资者教育基地、东方财富、第一创业证券联合举办。

在首场活动现场,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杨受邀为高校大学生投资者答疑解惑,深入讲解了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相关问题。

(图为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杨,摄影:郑凯鹏)

张杨指出,近年来,从国家到监管机构,我国已构建了一套多元立体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涵盖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等。她强调,中小投资者在面对财务造假等侵权行为时,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权。

关于维权途径,张杨介绍了诉讼维权和调解服务。她提醒投资者,在诉讼过程中要保存好交易记录,确认索赔资格,并关注诉讼时效问题,避免丧失诉讼权利。

此外,张杨还提及了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公益诉讼、特别代表人诉讼以及专门的调解服务,以及证监会的“12386”热线、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及商事仲裁机构等提供的调解服务,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维权选择。

在互动环节,针对中小投资者需了解的基础法律法规,张扬介绍,包括《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刑法》中证券犯罪内容等国家层面法律;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交易所发布的交易细则等实操类细则。她建议投资者登录证监会或交易所网站,系统了解。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