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重庆证监局对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个人陈勇采取警示函监管措施,因其通过有偿荐股涉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非从业人员非法荐股手段隐蔽且有害,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财联社5月18日讯(记者王晨)重庆证监局近日对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个人陈勇采取警示函监管措施,因其通过有偿荐股涉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举再次强调了证券从业资格的重要性及非法荐股的严重性。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任何未经许可从事有偿投资咨询的行为均属违法。陈勇在未取得从业资格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提供荐股服务并收取费用,显然触碰了监管红线。记者调查发现,非从业人员非法荐股的间接牟利手段多样且隐蔽,背后常涉及诱导购买金融产品、流量变现、操纵股价、会员费收割及诈骗等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非从业人员荐股行为,有偿与无偿存在本质区别。普通投资者基于个人经验在非公开场合交流投资观点,不涉及系统性分析、未收取费用且无操纵市场意图,通常不被认定为违法。然而,一旦涉及有偿服务,无论形式如何,都可能构成非法证券投资咨询。

  警示案例:非从业人员有偿荐股被罚

  重庆证监局最新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显示,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个人陈勇因有偿提供股票投资建议被采取警示函监管措施,并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这一案例再次凸显了非从业人员非法有偿荐股的严重后果。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必须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陈勇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下从事有偿荐股活动,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调查显示,其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向他人提供股票买卖建议并收取费用,已构成非法证券投资咨询。

  此外,《暂行办法》对“证券投资咨询”的界定极为严格,无论是接受委托提供咨询服务,还是通过讲座、文章、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分析预测,只要涉及“直接或间接有偿服务”,均被纳入监管范围。

  图为《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条款。

  隐蔽且有害:无资质有偿荐股行为揭秘

  记者了解到,非从业人员通过提供投资咨询建议间接牟利的行为往往较为隐蔽且具有危害性。常见形式包括诱导购买金融产品、流量变现的“自媒体陷阱”、操纵股价获利、会员费“收割”套路以及骗取信任后实施诈骗等。

  这些行为虽然未直接通过提供股票投资建议获利,但通过间接方式获取利益,同样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投资者应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这些陷阱。

  区分界限:无偿分享与非法有偿荐股

  对于无偿分享与非法有偿荐股的区分,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利益关系、欺诈、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普通投资者之间基于个人投资经验和研究分享股票信息和观点,通常不被认定为违法。

  然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多人提供较为专业的投资建议,即使无偿,也可能影响证券市场秩序而被认定为违规。因此,投资者在分享或接受投资建议时应谨慎判断其合法性与合规性。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