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现象显著增多,国都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纷纷对其全资子公司进行减资操作。此举被视为券商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随着监管对金融风险防控的强化,券商行业正从“粗放式增资”转向“精细化资本管理”。

  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现象近期显著增多,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6月6日,国都证券发布公告,全资另类投资子公司国都景瑞减少注册资本不超过12亿元,减资后注册资本为不低于3亿元。此次减资完成后,国都证券仍持有国都景瑞100%股权。这一举动被视为券商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

  此外,5月末及6月初,中信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以及中信金石,也分别减少注册资本40亿、9亿,减幅分别高达23.53%、30%。其中,中信金石减资主要与经营定位调整有关,目前其业务重心已转向私募股权基金平台,不再包含直接投资业务。

  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的减资与否,往往与其经营表现密切相关。若经营业绩不佳,减资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而若经营业绩尚可,或为了优化母公司收入结构,则可能出现增资情形。当前,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情形较为普遍,增资情形则相对少见。

  国都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大幅减资

  国都景瑞此次减少注册资本规模较大,较原注册资本15亿元相比,减少资本占比高达80%。针对市场猜测的“是否与浙商证券并购国都证券相关”,相关人士已明确否认这一关联关系。

  国都证券表示,本次减资是公司基于业务整体发展规划而进行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效率。此次减资事项不会改变国都景瑞的股权结构,也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同时,该事项符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相关规定,不会对公司的公司治理、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国都景瑞去年业绩有所提升,但业绩规模相对较小。公告显示,国都景瑞成立于2012年10月31日,注册资本为15亿元。2024年末总资产15.91亿元、净资产15.8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0.52亿元、净利润0.35亿元。

  中信证券两子公司减资动作频频

  近期,中信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以及中信金石也大幅减少了注册资本。

  天眼查App显示,5月27日,中信证券投资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70亿元减至130亿元。该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金融产品投资、证券投资、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6月4日,中信金石也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0亿元减至21亿元。该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实业投资、投资咨询及管理。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信证券两子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同样是为了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此外,中信金石业务重心已从直接投资转向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因此对资金规模的需求也显著减少。

  从业绩来看,中信证券投资营收下滑、净利微增;而中信金石业绩减少幅度较大。中信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中信金石在募资端持续发挥自身优势,2024年完成新基金备案98.83亿元。

  券商投资子公司减资趋势明显

  去年以来,券商投资子公司减资情形屡见不鲜。据统计,去年至少有4家券商投资子公司进行了减资操作。

  例如,华西证券、东兴证券、海通证券等券商均对其全资子公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资。这些减资操作旨在提高公司资金整体使用效率、优化投资结构或满足监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减资趋势明显,但行业内仍有增资案例出现。如财达证券为满足全资另类投资子公司财达鑫瑞投资业务发展需要,拟以现金方式出资1.5亿元向其增资。

  随着监管对金融风险防控的强化,券商行业正从“粗放式增资”转向“精细化资本管理”。未来,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资本配置或将更加聚焦核心赛道,以提升国有金融资本的使用效能。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关键词:券商、另类投资、减资、资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