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各大券商举办中期策略会,预测证券业净利润增幅将超过30%。得益于金融政策推出和落实,行业迎来广阔前景,但转型成为券商发展关键词。分析师看好投资业务全年业绩,增配高股息成自营发展共识。

 行至6月,年已将半,各大券商正紧锣密鼓地举办2025年中期策略会。

目前,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券商的中期策略会已圆满落幕,针对各产业的中期展望报告也相继面世。

在证券行业,得益于一系列金融政策的推出与落实,非银分析师普遍认为,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随着行业格局的不断优化,转型已成为券商发展的关键词。

华泰证券非银分析师沈娟团队指出,当前行业正处于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战略机遇期,但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对券商的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资业务或将决定全年业绩的成败。

分析师预测上半年证券业净利润增幅将超30%

2024年,证券行业实现反转,净利润重回正增长轨道。2025年第一季度,涨势得以延续,42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今年以来,降息等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市场流动性环境持续改善,资本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在此背景下,多位非银分析师对证券行业2025年的业绩前景持乐观态度。

中信证券非银分析师田良团队认为,在2024年上半年低基数效应的影响下,证券行业有望在2025年中报继续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将达到37.7%。

对于2025年全年,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的非银分析师均认为全行业净利润将呈正增长态势,前者预测年化ROE将提升至6%,后者在中性情景下预测2025年行业ROE为5.9%。

非银分析师指出,各项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的推出与落地,为证券行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华泰证券非银分析师沈娟团队认为,引入中长期资金、大力发展权益基金、推动公募基金改革落地等措施,将有助于打造有利于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构建“资金-投资-资产”的正向反馈循环。当前资本市场持续扩容,股票总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证券化率进一步提升。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证券行业各项业务的成长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未来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扩表和展业空间。

然而,在证券行业板块估值方面,分析师观点略有分歧。沈娟团队认为当前板块低估低配,看好头部券商的修复机会。中信证券田良团队则认为当前证券行业估值已回调至合理水平,有望在基本面、政策面和流动性利好的支持下以及行业并购重组题材的刺激下持续展现弹性。

增配高股息成自营业务发展共识

在机遇之外,分析师也指出了当前证券行业面临的挑战。国泰海通非银分析师刘欣琦认为,第一季度证券行业虽然取得了高速增长,但经营分化显著。他认为,分化与转型已成为券商行业的重要课题。

沈娟团队也持类似观点。他们认为当前行业正处于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战略机遇期,但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对券商的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资业务或将决定全年业绩的成败。

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成为支撑券商业绩的主要动力,两融业务亦呈现增长态势。年内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经纪业务有望继续贡献增量。在投行业务方面,田良团队认为IPO及再融资明显复苏。在投融资平衡、中概回归、加强科创企业支持等宏观因素的催化下,项目储备丰富且国际业务能力突出的证券公司有望受益。

然而对于投资业务,非银分析师均指出今年影响自营业务收入的因素与上年有所不同。刘欣琦认为:“行业依托固收自营简单扩表的时代已经过去,自营转型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在固收业务方面提升策略交易能力、探索跨境资产配置、增强客需业务投入是三大重要转型方向;在权益业务方面增配高股息OCI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据田良团队分析,在债券自营方面2025年至今市场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虽然第二季度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一定上行但整体波动风险逐步加大,存量其他债权投资的处置节奏将成为影响投资收益确认的重要因素。在权益市场层面监管积极推进权益市场改革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市场多类型投资风格的收益率差别增大。

该团队认为资产配置向权益倾斜且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结转较少的证券公司2025年投资交易收入同比增速有望保持竞争力。

兴业证券非银分析师徐一洲亦有类似研判。他认为当前债券边际配置空间收窄方向性权益自营成为次优解。截至5月9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降至1.64%利率易上难下意味着债券自营投资的资本利得空间收窄且风控指标对部分券商金融资产扩张形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两融业务高度取决于市场环境股票质押受前期风险暴露影响难以成为券商资产负债表使用的主要方向若场外衍生品监管环境无根本性变化方向性权益自营或成为券商为数不多的可增配方向。

他还提到利率下行导致券商负债成本快速下降为券商增配高股息资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