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市公司论坛:资本赋能创新,共探全球机遇
AI导读:
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温州举办,聚焦资本赋能中国创新与全球机遇。与会者深入讨论上市公司价值重估、新质生产力发展等话题,强调资本与创新的融合,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冯心怡)6月28日至29日,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会议以“资本赋能中国创新全球机遇”为主题,围绕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上市公司论坛智库委员会主席周汉民,四大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同时,还有近600家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代表参加了论坛。
资本赋能创新共创全球机遇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加速重塑的背景下,资本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引擎。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而资本是创新的“燃料”,为创新活动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源支持。上市公司作为资本与创新融合的先锋力量,凭借融资平台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作主旨演讲
聚焦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高度融合”这一话题,周汉民提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产业创新为导向,以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周汉民强调,上市公司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力量,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引领作用。他建议,要健全创新的企业参与机制、融合发展的协作机制、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高度融合。

全国政协常委、上市公司论坛智库委员会主席周汉民作演讲
论坛上,上市公司论坛主席、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发布了《2025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及《国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他表示,随着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外部监管的日益完善,以及在创新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对全球机遇的积极把握,上市公司将进一步助力市场稳定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注入新活力。
多措并举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发展质量及投资价值,上市公司要担负起主体责任。监管部门也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泊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向好,主要得益于政策叙事的托底效应、科技叙事的重塑效应以及改革叙事的价值效应。
王泊表示,接下来,上交所将推进科创板“1+6”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落实落地,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不断增强制度吸引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场获得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泊作演讲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表示,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关键枢纽作用,上市公司作为创新主体,处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
李辉表示,作为深交所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杆板块,创业板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深交所将深化创业板改革,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首先,突出服务大局,立足战略全局,增强创业板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其次,突出问题导向,梳理制约创业板市场功能的堵点难点,优化制度安排;最后,突出改革协同,统筹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的协同效应,形成差异化制度安排,推进投融资改革。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作演讲
中小企业发展也备受关注。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箴提到,北京证券交易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在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持续优化,企业创新属性逐步凸显,投融两端活跃度不断提升。
周箴阐述了北交所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的主要举措,包括保持高质量企业供给、坚持严监严管以提升公司质量、支持企业利用并购重组等市场工具发展壮大、逐步构建多元产品体系和服务生态以及鼓励支持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北交所市场等。

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箴作演讲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逐渐活跃,“A+H”上市企业数量持续增长。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徐经纬表示,香港是全球领先的新股融资中心,近年来港股市场表现强劲,特别是处于前沿技术领域的科技企业已成为市场的最重要板块之一。
“香港对内地企业上市融资来说具有独特优势。独特的投资人结构使企业能够接触多元投资者群体,同时,企业能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超级联系人’的优势,助力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徐经纬说,未来,港交所将继续提升上市制度的适应性和透明度,加强与内地监管机构的协同配合,推动跨境信息对接和监管互认,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制度性门槛。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徐经纬作演讲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