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新规实施:重塑市场生态,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AI导读:
7月7日起,《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核心指向对高频交易的精准监管和异常交易的严格约束,重塑市场生态,助力量化行业规范发展。新规实施后,高频策略生存空间被压缩,头部机构优势巩固,行业集中度提升,市场生态得到优化。
7月7日起,《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从2024年6月7日新规征求意见,到2025年4月3日推出,再到7月7日落地,量化交易新规逐步推进。新规核心指向对高频交易的精准监管和异常交易的严格约束,通过“速度限制、规则堵漏、穿透监管”重塑市场生态,助力量化行业规范发展。
市场对量化交易新规的关注,主要有三点:一是每秒300笔、单日2万笔以上属于高频交易,需重点监管约束;二是实行差异化收费机制,提高高频交易的流量费、撤单费;三是全面暂停融券T+0交易,禁止当日卖出、次日还券的操作。
据悉,新规实施后,高频策略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压缩,短期冲击较大。新规影响量化行业的格局,头部机构优势巩固,行业集中度提升。此外,新规将优化市场生态,流动性质量改善,公平性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7月7日《细则》正式实施,当日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缩小逾2000亿元。有投资人认为,当天开始实施的量化新规对量化交易有一定限制作用,成交额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认为,7月7日交易量继续维持在高位,仍是正常的市场表现。
业内人士表示,小微盘风格的风险积聚问题值得关注。新规出台后强化公平性,限制高频交易流动性占比,引导资金流向蓝筹股,避免小盘股过度波动。新规实施,短期内可能引致局部市场流动性阶段性收缩与交易成本小幅攀升;长期来看,则有助于平抑市场异常波动、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
市场认为,新规正式实施,因前期已经有较长的过渡期让机构调整适应,对市场扰动有限。头部量化机构认为新规将带来长期有利影响。量化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提升人气,量化交易新规不是去摁死量化,而是向合规、透明的方向发展。
一家主营业务为量化交易的机构人士表示,“现在大家肯定是红线内执行操作,《细则》主要还是针对高频,我们自己绝对不踩红线。”李春瑜指出,量化竞争维度将从技术执行速度全面转向策略研发深度,高频套利策略收益空间显著收窄,中低频量化与基本面量化策略将成为行业主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