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概念股走强,股市热点聚焦行业新趋势
AI导读:
9月首个交易日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走强,国轩高科等涨停。六成以上企业业绩增长,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保持强势。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预计2027年将迎转折点,多家车企公布量产时间表。
9月首个交易日,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走强,成为股市热点。国轩高科(002074.SZ)涨停,先导智能(300450.SZ)涨超10%,上海洗霸(603200.SH)、有研新材(600206.SH)、孚能科技(688567.SH)、璞泰来(603659.SH)等跟涨,固态电池指数上涨2.15%,股市看行业趋势明显。
这是自8月底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披露完毕以来,固态电池板块迎来的首个“开门红”,股市看板块效应显著。
截至9月1日收盘,先导智能涨14.62%,报收40.70元/股,国轩高科涨10.01%,报收40.12元/股,有研新材涨7.43%,报收24.44元/股,上海洗霸涨7.30%报收81.27元/股,股市看个股表现突出。
六成以上企业实现业绩增长,股市研报显示积极信号。截至8月31日,A股市场54家固态电池相关上市公司中,超过六成实现业绩正增长。有33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7家净利润增幅超过50%,9家增幅突破100%。整体来看,A股上半年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534.14亿元,同比增长12.68%;实现净利润581.49亿元,同比增长32.05%,股市看大盘数据亮眼。
其中,比亚迪(002594.SZ)、宁德时代(300750.SZ)营收均突破千亿,净利润双双破百亿。长城汽车(601633.SH)、国轩高科、江苏国泰(002091.SZ)、格林美(002340.SZ)等位列营收前十,上半年收入均超过百亿。另有6家企业净利润超5亿元,3家超过10亿元。

图片来源:Wind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则承压明显。容百科技(688005.SH)、海目星(688559.SH)、鹏辉能源(300438.SZ)、石大胜华(603026.SH)、丰元股份(002805.SZ)、翔丰华(300890.SZ)等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超过100%。

图片来源:Wind
龙头企业业绩分化加剧,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依旧保持强势,形成与其他公司的明显“断层”。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0%;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8%,创下公司历史最佳中期业绩。排名第三的是长城汽车,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在净利润增速方面,先导智能表现较为突出,上半年实现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1.19%。其中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456.29%。国轩高科上半年实现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扣非净利润增幅达48.53%。其动力电池业务贡献营收1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4%,毛利率提升明显。
分析人士指出,大型企业凭借资金、研发和供应链优势,在固态电池赛道占据先机;部分中小企业则因产能规模有限、研发投入不足,仍处于亏损或微增状态。从产业趋势看,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高工锂电GGII认为,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而2035年前,半固态电池将是固态电池市场的主要产品形态。到2030年,半固态电池将超过65GWh,2035年达约300GWh。全固态电池则预计2028年可实现出货量突破1GWh。
今年上半年,某业内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大企业,都拥有庞大的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此外,某些由几位院士牵头的企业,基本上很快就能实现产品下线。”目前,多家车企和电池厂商已公布量产时间表:广汽、上汽、比亚迪等计划在2026—2027年开展装车测试,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可达614.1GWh。宁德时代方面在投资者交流互动中表示,目前固态电池行业科学问题已基本解决,仍需攻克部分工程和供应链问题,预计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比亚迪则在2024年完成60Ah固态电芯中试下线,能量密度达400Wh/kg,规划2027—2029年实现小批量装车。国轩高科的首条全固态实验线已贯通,良品率高达90%,并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公司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首辆样车累计测试里程已超1万公里。另有券商分析师曾向时代周报透露,当前固态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尚不明朗,整体仍处于导入阶段。无论是设备制造还是材料研发,相关厂商均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25年上半年,格林美、璞泰来等材料与设备企业也在加速推进。格林美已在高镍、富锂锰基等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上实现突破;璞泰来则在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和隔膜方面持续发力,部分产品已进入中试或量产阶段。业内一致认为,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必然方向,但其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