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4日A股市场遭遇大幅调整,沪指、深成指等均下跌。消费股、金融股逆势走高,半导体、算力板块暴跌。券商分析认为,市场波动源于前期过快上涨后的兑现压力及传闻影响,但上升动力仍可持续。


  今天的A股,剧烈大调整引发市场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A股大跌

  9月4日,A股市场遭遇大幅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1.25%,深成指跌2.83%,创业板指跌4.25%,科创50指数跌超6%,市场波动显著。此次A股调整中,全市场共2297只个股上涨,43只个股涨停,2990只个股下跌,市场分化明显。

  零售、食品等消费股逆势走高,国光连锁、安记食品等十余股涨停,成为市场亮点。券商、银行等金融股同样逆市活跃,太平洋涨停,农业银行股价创下新高,显示出金融板块的韧性。

  然而,前期抱团大涨的半导体板块、算力板块却遭遇大面积暴跌。CPO等算力硬件股大跌,剑桥科技等跌停,中际旭创等跌超10%,市场情绪受到一定影响。芯片股也集体重挫,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跌超10%,板块调整压力较大。

  背后发生了什么?

  对于今天A股的大幅度调整,有券商分析认为,前期股市过快上涨后客观上存在兑现压力,叠加今日错误引导的传闻,共同导致了市场波动。不过,券商对中国市场的看法保持不变,认为上升的动力是可持续的。监管层对中国市场也是呵护有加,据8月29日证监会网站消息,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也有券商分析师指出,4个月“慢牛”后的一个快速急跌调整,并未改变牛市逻辑,大概率后面还有新高。只是这种调整之后,市场结构上可能会有所切换。另外,招商证券此前研报提及,市场的上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调整,从历史上牛市第二阶段调整的经验来看,这种调整通常时间较短,调整结束后会继续创新高。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