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再减持苹果股票,投资决策引发市场热议
AI导读:
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度减持苹果股票,引发市场关注。此前大规模抛售致错失约500亿美元潜在收益。同时,伯克希尔公布三季度财报,现金储备创新高。巴菲特任期进入倒计时,年底将卸任CEO,年度致股东信重任移交继任者。
“股神” 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度传出减持苹果股票的消息,这一动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11月4日,根据一份最新披露的季度监管文件显示,伯克希尔消费品领域股票持仓的成本基准较上一季度下降约12亿美元,而该类别持仓主要由苹果股票构成。这意味着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进一步减持了苹果股票,苹果股票作为投资市场的焦点,其每一次变动都牵动着投资者的心弦。
作为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伯克希尔曾在2016至2018年间累计投入约375亿美元建仓苹果,随后苹果股价持续攀升,一度成为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 “四大支柱” 之一,持仓占比峰值近50%,为其创造了超1500亿美元的净收益。苹果股票的出色表现,不仅彰显了巴菲特独到的投资眼光,也为伯克希尔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但在2024年,伯克希尔启动了大规模抛售,全年减持约三分之二苹果持仓,其中仅第二季度就减持近4亿股,大部分股票以每股约185美元的价格出售。进入2025年,减持步伐并未停止,第二季度继续缩仓后,截至6月底,伯克希尔仍持有2.8亿股苹果股票,市值达570亿美元,虽仍是第一大重仓股,但持股数量已较2023年底的9.06亿股骤降近70%。苹果股票的减持,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
苹果股价在2025年三季度的强势上涨,伯克希尔此前的减持决策付出了高昂的机会成本。10月底苹果股价一度触及264.38美元的历史新高,收盘价达262.24美元,市值突破3.9万亿美元,重新跻身全美市值第二大公司。据估算,随着苹果股价的上涨,巴菲特出售三分之二苹果持仓的决定令伯克希尔错失了约500亿美元的潜在收益,这一数字令人咋舌。
巴菲特此前曾表示,减持苹果股票是出于税务考虑。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苹果股票在伯克希尔投资组合中的占比近50%,持仓规模已过于庞大。不断减持也是投资组合管理的一部分,旨在保持投资组合的平衡与稳健。11月1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了2025年三季度财报。这也是95岁的“股神”巴菲特退休前最后一份财报。
财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正在创下历史新高,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为949.72亿美元,同比增长2%,超过市场预期的915.5亿美元;净利润为30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超过市场预期的127.3亿美元。最受巴菲特重视的营业利润则为134.8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0.9亿美元大增34%。目前,沃伦·巴菲特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CEO的任期进入了最后两个月倒计时。今年年底,巴菲特将正式卸任首席执行官,由现年62岁的非保险业务负责人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接任。而巴菲特也将在11月10日向股东们发表感恩节致辞。此后,巴菲特将不再撰写伯克希尔备受全球投资者追捧的年度致股东信,这一重任将移交给继任者格雷格.阿贝尔。(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