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展望2026年中国股市:盈利驱动,结构性改善持续
AI导读:
瑞银与摩根士丹利发布2026年中国股市展望,认为在政策、创新、资金等多重利好下,中国股市结构性改善有望延续,企业盈利改善将驱动结构性行情深化,盈利将成为驱动股价上行核心因素。
截至11月18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分别达17.54%、25.6%和43.31%,恒生指数、MSCI中国指数的累计涨幅在30%左右,在全球股市表现亮眼,中国股市的上行趋势备受关注。这一上行趋势明年能否持续?瑞银与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2026年中国股市展望均显示,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产业不断发展、资金流入等多重利好驱动下,中国股市的结构性改善有望延续。虽然指数层面大幅提升估值倍数的可能性较低,但企业盈利改善将驱动结构性行情进一步深化。
股市的多维度结构性改善有望延续
“我们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因为2025年许多有利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支撑市场。”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报告中写道,这些驱动因素包括以AI为代表的创新领域发展、政策对民营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支持,以及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潜在资金流入。瑞银与摩根士丹利均认为,政策支持下的中国股市结构性改善将持续。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年度展望报告中称,2025年中国股票市场表现强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市场多维度的结构性改善。这包括企业提升股东回报、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以及尤为关键的是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崛起。上述结构性改善在2026年仍将持续,为中国股市提供有力支撑。
从资金面看,摩根士丹利称,根据其最新的全球路演反馈,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浓厚。该机构的A股市场分析表明,资金从债券和定期存款向股市轮动的空间依然充足。摩根士丹利认为,如果当前政策基调延续,并侧重于提振消费、消化房地产库存和“反内卷”,那么2026年A股和离岸市场的资金均有望保持净流入。
在基本情形下,摩根士丹利预计2026年中国股市将温和上涨;乐观情形下,中国股市或实现进一步突破。“我们小幅上调中国股票指数目标,并认为MSCI中国指数12个月远期市盈率在12倍至13倍区间是合理的。”摩根士丹利称。
摩根士丹利将2026年12月主要中国股指的目标点位定为:恒生指数27500点,恒生国企指数9700点,MSCI中国指数90点,沪深300指数4840点。相比之下,瑞银的预测更加乐观,对MSCI中国指数2026年末的目标预测为100点,较当前水平的上涨空间为14%。
盈利成为驱动股价上行的核心因素
在2025年取得较高回报后,外资机构普遍认同,主要指数大幅提升估值倍数的可能性较低,但企业盈利增长将取代估值修复,成为驱动股价表现的核心因素。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盈利驱动。
瑞银预计,2026年MSCI中国指数的每股收益将增长10%,这主要是受到“反内卷”政策和折旧摊销费用下降的提振。“反内卷”政策支持下,光伏、锂电、快递、航空等行业已经初步受益。与此同时,资本支出下降使得互联网以外的大多数行业的折旧摊销见顶,这可能进一步推动2026年利润率改善。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表示,近期的“反内卷”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为通胀水平改善奠定基础。一个结构性向上的股票市场中,稳定增长的企业盈利是充要条件。“十五五”规划建议注重企业效率与营业模式的政策重点,恰好为中国企业盈利上行铺平了道路。
具体配置方面,瑞银依然看好互联网、硬件科技和券商。随着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改善,该机构新纳入部分“出海”概念股,认为其在贸易格局不确定性中将展现较强韧性。
摩根士丹利则建议投资者维持“哑铃策略”配置:超配高质量的互联网和科技龙头,同时配置部分高股息资产,以获取稳定的现金回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