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汤科技王晓刚接受采访,探讨智能驾驶与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高阶智驾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大模型将改变人机交互方式,端到端自动驾驶时代即将到来。

  近年来,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据SIC自动驾驶功能销量数据库预测,到2024年,中国智能驾驶渗透率有望达到60%,高阶智驾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在此背景下,智能驾驶与AI大模型技术正携手并进,共同推动行业发展。11月27日晚,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及商汤绝影CEO王晓刚接受了包括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

  王晓刚指出,智能驾驶技术并非大模型时代的产物,其历史可追溯至小模型时代。彼时,模型的功能相对单一,只能解决特定任务。商汤科技在2021年底已商业化超过2万个小模型,针对不同客户和任务进行定制化开发。然而,小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其只能应对自动驾驶中的特定场景。随着大模型的出现,这一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大模型具有更强的通用性,不再受特定任务限制,从而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方式。

  展望未来,王晓刚认为,在座舱场景中,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将从工具转变为助理,甚至成为“你的家庭成员”。他展示了商汤绝影AI汽车新产品的一段影片,影片中,智能座舱能够主动感知后排孩子的睡眠状态,并自动调节空调温度、音乐音量以及底盘和驾驶模式,为乘客提供舒适体验。

  同时,王晓刚也谈到了当前大模型发展中面临的scaling law问题。他指出,当前的语言模型在大量数据上进行了过度训练,继续增加预训练数据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大数据的获取和训练成为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过去一年多来,大模型已快速榨取了互联网上公开的数据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scaling law的有效性,需要新的数据来支撑其发展。这些新数据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垂直行业,如端到端自动驾驶采集的各种数据。

  目前,商汤绝影已与奇瑞汽车大卓智能、东风汽车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随着端到端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汽车主机厂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将发生重要变化。王晓刚表示,传统的模块化分工模式将被打破,未来更多依赖数据的驱动。数据掌握在主机厂手中,因此谁能够更接近数据,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主动。

  他进一步指出,端到端自动驾驶将统一原来的模块,形成新的协作和分工模式。与主机厂和自研团队的协同将更加注重基础算力和数据平台化能力的提供。双方需要对齐数据生产的标准和算法的架构,以确保在不同车型上采集的数据能够兼容。同时,王晓刚还强调,智能驾驶目前离盈利还有一定距离。在交付过程中,如果资源和数据工具链没有对齐,往往会造成重复投入。因此,谁能够提升效率、实现高性价比的交付,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