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钉子户”审核复苏,八成批文指向存量项目
AI导读:
近期,多家IPO“钉子户”更新审核进展,八成批文指向IPO存量项目。监管层正在全面化解尚未推进注册环节的存量过会IPO项目,向部分已清除历史遗留隐患的IPO项目开闸。但并非所有IPO“钉子户”都走向同一个结局,仍有31家存量过会IPO待抉择。
卡在注册环节的IPO“钉子户”,似乎正迎来审核复苏潮。
3月14日,创业板IPO企业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汉芯城”)传来新进展,正式推进IPO注册流程。澎湃新闻注意到,云汉芯城排队审核时间冗长,过会已长达1年。
澎湃新闻观察到,近期,多家IPO“钉子户”纷纷更新审核进展。同日,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优绿能”)通过注册。优优绿能同样过会超一年,并在2月26日恢复IPO审核,报送证监会。
3月13日,同样获得注册批文的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屹唐股份”)排队时间更久。自2021年6月25日IPO申请获受理,8月30日成功过会,9月17日报送证监会注册后,注册流程长达三年未有进展,直至3月13日,正式获得批文。
业内人士指出,从当前监管动态来看,监管层似乎正全力化解尚未推进注册环节的存量过会IPO项目(注:存量指过会时间超过1年),为部分已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IPO项目开绿灯,不符合要求IPO项目则遭集中清理劝退。
“新申报的IPO企业注册进程缓慢,都在忙于补年报上会。之前存量IPO若无明显瑕疵,则放行。”前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澎湃新闻记者分析,监管层始终强调IPO发行节奏需与市场承受能力相匹配,存量IPO能够获批的关键在于市场回暖。
八成批文指向IPO存量项目
据澎湃新闻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9家IPO企业获得批文,其中16家IPO企业过会时间超过一年。即,年初至今获得批文企业中的84%为“库存”IPO项目。

其中,屹唐股份、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影石创新”)为知名IPO“钉子户”,过会后排队时间长达三年以上。屹唐股份审核周期最长,高达1291天,影石创新的排队时间为1260天。
屹唐股份、影石创新此前均存在历史遗留问题。
屹唐股份频频“踩雷”中介机构。2022年1月,因聘请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参与乐视网定增项目而被监管调查,屹唐股份宣布中止发行注册程序。后聘请普华永道为其中介机构,但2024年普华永道因恒大地产审计工作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和财政部罚没4.41亿元,并暂停经营业务6个月,屹唐股份不得不再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影石创新IPO则“踩雷”股东中有前监管系统离职人员。影石创新提交IPO申请后不久,《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2号》出台,对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公司作出明确限制和规定,影石创新或涉及违规。2025年2月,影石创新在《注册环节反馈意见回复》中表示已完成清理。
不仅有企业获得批文,澎湃新闻还注意到,还有2家IPO“钉子户”刚刚提交注册,即云汉芯城、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恒汇”)。3月11日,新恒汇获准提交注册。新恒汇于2023年3月22日上会获得通过,距今已近2年。
2023年上会时,新恒汇经营业绩波动较大。2019年至2021年,新恒汇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14亿元、3.88亿元、5.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亿元、0.44亿元、1亿元。
根据3月11日更新的注册稿,新恒汇的业绩大幅上涨。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新恒汇营业收入分别为6.84亿元、7.67亿元以及4.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53亿元以及1.01亿元。
17家存量IPO撤回申请
但并非所有IPO“钉子户”都迎来相同命运。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存量过会IPO项目迎来好消息之前,今年早些时候,已有17家过会时间超过1年的IPO被集中清理。其中,多个IPO项目风险尚未完全释放。

如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数智交院”)创业板IPO于2022年10月19日成功过会,2023年5月26日提交注册后一直未有下文,直至今年1月终止注册。澎湃新闻注意到,数智交院被卷入招投标案件。2024年7月30日,数智交院更新IPO招股书注册稿,在“特别提醒投资者关注的风险”中透露,其被卷入的相关招投标案件,目前公安机关对该案件的侦查已结束,发行人相关员工存在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的情况,不过,案件后续进展尚需等待检察机关的审查处理,并表示案件的后续审查起诉等结果目前尚未明确,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科新创”)或因行业监管趋严而陷入困境。因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爆发,IVD(体外诊断)企业业绩在特定时期内激增,并引发一轮资本化浪潮。此前,沪深交易所明确表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将坚守板块定位,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英科新创撤回IPO不久后,同样为IVD企业的四川沃文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也官宣IPO撤回,至此,沪深两市排队企业中已无IVD企业。
撤回的IPO“钉子户”中,不乏排队企业出现业绩大变脸的情况。如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康精工”)在2020至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1.76亿元及2.26亿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0.2万元、803.34万元及3117.08万元。根据最新披露,在2024年前六个月中,金康精工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0.35%,仅录得6467.4万元,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也只有415.3万元,同比下滑超过70%,创下2017年以来最差中报纪录。
金康精工选取的上市标准为“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按照最新业绩,金康精工或已无法达到北交所上市标准。
31家存量过会IPO待抉择
澎湃新闻根据wind统计,年初至今,A股共有18家过会存量IPO在注册环节获推进,17家卡在注册环节的IPO企业终止IPO,目前仍有31家过会存量IPO尚未有明确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批文有效期为一年,因此获得批文的IPO企业是否能最终上市同样存在变数。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SEO关键词】:IPO钉子户、注册流程、存量IPO、过会项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