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维修平台乱象频发,港股上市之路受阻
AI导读:
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无病乱修、小病大修、天价收费”等乱象被央视“3·15”晚会曝光。该公司正冲击港股上市,但背后存在“销售费用高企”及“约40%高比例佣金抽成”等问题。市场占有率领先,但净利率波动频繁,营销开支高昂,信任危机全面爆发,争议订单超6万单。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啄木鸟”)因“无病乱修、小病大修、天价收费”等乱象,引发消费者集体声讨。啄木鸟,这家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企业,目前正冲击港股上市,其主体为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啄木鸟维修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家庭维修平台”的行业独角兽,其背后的“销售费用高企”及“约40%高比例佣金抽成”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市场占有率领先,净利率波动频繁
啄木鸟官网称,作为一站式数字化家庭维修服务企业,公司始终专注于家庭维修垂直服务领域,提供家电维修、清洗、水电维修、管道疏通等多元化服务。截至2024年10月,公司已拥有50余家子公司,被欧睿调研认证为第三方家庭维修行业全国规模第一,市场份额占2.4%。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啄木鸟实现营收分别为4.01亿元、5.95亿元、10.11亿元、6.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40万元、620万元、4890万元、3890万元,净利率波动较大。同期,公司毛利分别为3.23亿元、4.84亿元、8.51亿元、5亿元,毛利率高达80%以上。
营收结构中,平台服务收入占比稳定在90%左右,产品销售和自营维修服务仅占约10%。行业人士指出,啄木鸟运营模式的核心在于“轻资产”,通过订单抽佣实现盈利,但净利率常年波动,或与高营销成本、高抽成机制相关。
营销开支高昂,佣金抽成达40%
高额的营销费用是啄木鸟净利润持续承压的重要原因。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啄木鸟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达到1.78亿元、2.91亿元、4.94亿元、2.99亿元,占比分别为44.3%、48.9%、48.9%、48.0%。
其中,从美团、百度、头条等聚合平台获取流量的开支为主要支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啄木鸟为获取流量花费了7.81亿元。
招股书还显示,啄木鸟通过平台完成的服务订单产生的收入占已完成服务订单总交易额的40%左右。分析人士认为,高额的佣金抽成大幅压低了工程师的劳动收入,导致利润分配不平衡,消费者成为商业链末端的受害者。
同时,啄木鸟的平台服务模式也让工程师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工程师需缴纳保修押金,且可能因不具备必要资质而从事特种作业。
信任危机全面爆发,争议订单超6万单
啄木鸟官网声称致力于实现让用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费的初心。然而,央视暗访发现,啄木鸟平台工程师通过虚构故障、夸大维修项目等手段牟取暴利。平台培训体系以“提高收费话术”为核心,新工程师仅需3天速成即可上岗。
面对舆论压力,啄木鸟承诺无条件退款争议订单、加强工程师管理等。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啄木鸟收到大量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价格或对服务订单的回应上。截至某时间点,黑猫投诉平台上,啄木鸟维修已有超过6600条投诉记录。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进驻啄木鸟总部及其分子公司进行调查,并扣押了涉嫌无3C认证的产品。啄木鸟官方网站上的“整改进度”显示,已累计完成费用调整的争议订单60230单,所有处理数据均已同步报送市场监管部门备查。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