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回暖,内地企业成上市主力
AI导读:
年初以来,科技创新热潮推动港股领涨全球,港股IPO市场回暖。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港股市场共有16家企业主板成功上市,募资总额182亿港元,同比上升近3倍。内地企业成为赴港上市主力军,A+H上市模式成为趋势。
财联社4月12日讯(记者陈俊兰)年初至今,科技创新热潮推动港股领涨全球,港股IPO市场也呈现回暖趋势。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港股市场共有16家企业主板成功上市,募资总额达到18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募资额均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企业已成为赴港上市的主力军。目前,香港市场上市的16只新股中,9家企业的注册地均在内地。其中,募资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为蜜雪集团,募资金额高达39.73亿港元。
从各行业IPO发行数量来看,医疗设备与服务、有色金属以及消费者服务行业均有2家企业成功IPO,位居前列。
此外,A+H上市模式逐渐成为趋势。截至3月31日,共有51家企业递表,其中14家A股企业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12家为2025年首次向港交所递表。
内地企业为何更青睐赴港上市?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自2023年起,A股IPO数量和规模均明显下降,受理周期延长,而港股IPO市场则回暖,重回全球第四大募资池。这主要得益于A股IPO监管趋严、美国加强中概股审查以及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等因素。
华泰金控保荐规模领先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有20家投行成为16只港股IPO项目的独家保荐人。其中,高盛和瑞银保荐家数最多,为3家;中信证券(香港)和光银国际各保荐2家。华泰金控在保荐规模和承销规模上均独占鳌头,分别以28.92亿港元和30.88亿港元的规模位居榜首。
从承销项目数量上看,招银国际、中银国际和富途控股领先,分别为8家。此外,中信证券(香港)、工银国际、建银国际承销项目数分别为7家;华泰金控、浦银国际、中金公司承销项目数均为4家。
一季度新股募资额同比上升近3倍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港股共有16只新股成功上市,较去年同期上升33.33%;募资总额达到1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80.57%。其中,募资总额在10亿港元以上的企业共有6家,占比37.5%。
在新股上市首日表现方面,两极分化明显。16只新股中有8只收涨,5只收跌,3只收平。其中,蜜雪集团上市首日涨幅最高,达到43.2%;而海螺材料科技首日跌幅最大,达到47.67%。
内地企业成为港股上市主力军
近年来,内地企业已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2024年港股市场共有70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来自内地的企业达到51家。2023年,港股市场共有73家公司上市,其中68家通过首次公开发行方式上市,内地企业占比达到92.6%。
此外,A股上市公司赴香港上市也成为趋势。2025年一季度,已有首家A公司在香港上市,为赤峰黄金,募资26.76亿港元。今年以来,共有14家A股企业在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包括宁德时代、海天味业等知名企业。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当前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主线持续,两会政策定调积极且聚焦需求侧,为港股提供更多优质标的并提升市场“含科量”。港股仍处于较好的战略配置区间,尤其科技资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AI、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机遇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