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信超导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受理,硬科技企业加速入场
AI导读:
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健信超导科创板首发申请正式获受理。今年以来,三大证券交易所受理多单企业首发上市申请,多为科技创新企业。政策持续引导资本市场聚焦“硬科技”,为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有助提升科技板块估值,吸引更多资金配置。
本报记者田鹏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科创板首发申请正式获交易所受理。此举标志着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据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官网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三大证券交易所合计受理13单企业首发上市申请,其中多为以“硬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凸显了科技成色。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体现了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积极预期,也是对政策支持的有力回应。政策持续引导资本市场聚焦“硬科技”,为科技企业上市开辟了更多绿色通道,同时严监管机制确保了只有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才能顺利过审,从而推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年内受理的13单项目中,北京证券交易所受理9单申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3单科创板IPO申请,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1单主板IPO申请。合计拟募集资金总额高达323.59亿元,其中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年内最大IPO募资项目,拟募集资金245亿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上述13家拟IPO企业均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六成,充分彰显了这些企业的科技含金量。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政策倾斜与制度保障下,企业认识到A股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并预期到“绿色通道”的高效性。上市后,“硬科技”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重组、产业链整合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做大做强。
董忠云指出,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将有助于提升科技板块估值,吸引更多资金特别是长线资金配置科技板块,从而促进市场结构优化。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围绕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密集发声、精准施策,为资本市场“科技叙事”持续注入政策动能。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一系列实施意见和会议精神均强调了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的重要性。
在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看来,现有政策针对“硬科技”企业强化了对企业研发实力的审核,弱化了对营业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察,从而有效降低了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硬科技”企业上市门槛。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源头活水。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引领和推动,预计将有更多“硬科技”企业加速进入资本市场。董忠云建议,资本市场可从优化融资机制、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并配置科技板块、完善科技企业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