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港股IPO火爆:基石投资者激增,长线资金回归.
AI导读:
2025年港股IPO市场火爆,超40家公司上市,融资规模超千亿港元。基石投资者数量和质量攀升,地方国资、知名外资等积极抢滩。基石投资者为企业质量“背书”,外资回流青睐内地科技、医药、新消费公司,长线资金回归港股市场。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爆,超40家公司登陆港股,融资总规模已超千亿港元。基石投资者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攀升,远超2024年同期水平。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地方国资在港股IPO基石投资者中“露脸”越来越多,同时一些知名外资、产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类型资金也在积极抢滩港股IPO基石投资。这表明,越来越多长线资金正在回归港股市场。
基石投资者主要是大型、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基金等,他们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新股,且在上市后锁定6到12个月,相当于对企业质量的“背书”。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共有43家公司上市,出现了189家基石投资者,平均每家公司有4.39家基石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各路资金积极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与港股整体的热烈市场氛围密不可分。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涨幅达到20%,打新赚钱效应不断显现,吸引了一大批资金参与基石投资。
对于一些刚上市的新股而言,更多、更有质量的基石投资者也为新股的上市表现提供了更多“保证”。证券时报记者整理数据发现,2025年以来,有大量基石投资者参与的港股新股上市表现会更为亮丽。
在这一轮基石投资者抢滩港股IPO的热潮中,地方国资更是频频现身,也成为当前港股IPO基石投资的主力之一。如海天味业上市时的基石投资者佛山发展有限公司,其实控人为佛山市国资委。
华南一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表示,地方国资平台做港股IPO公司的基石投资者会有一些优势,如对企业了解和把握更深入,审核流程更短等。
榆煤基金总经理秦笙指出,地方政府出资平台在港股IPO中担任基石投资者的现象愈发普遍,其投资行为更多是为了落实地方产业发展规划。
除了地方国资频频现身之外,一些知名产业资本和外资的出手频率同样不断升高。2024年上半年,在一些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中,知名外资和大型机构的身影并不多见,而在2025年上半年,这些机构的现身频率明显提升。
华南一产业资本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产业集团来说,做港股上市公司的基石投资人主要有两方面诉求:一是纯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二是追求战略协同。
而外资方面选择的通常是一些大型IPO项目,并且是扎堆出现。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基石投资者中包括多家知名外资机构。
一位香港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外资正在回流香港市场,在IPO市场中,外资特别青睐内地的一些科技、医药、新消费公司。
此外,在近期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就坦言,近期港股IPO市场呈现活跃态势,这主要源于全球投资者对中概股态度的转变。
陈翊庭还指出,当前外资配置中国股票、债券的比例仍处于低位,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资产不断回暖的背景下,预计会有更多外资等长线资金入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