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翔宇谈创新药投资:四维共振下的黄金机遇
AI导读:
华安基金桑翔宇深耕医药投资领域,认为创新药投资需自上而下把握政策、产业、技术周期,自下而上关注企业家品质、业务储备等。当前创新药行业迎来四重利好共振,是重大投资机会,坚定看好后市行情。
投资是认知的表现,亮眼的业绩背后是对投资深刻的认知。在医药投资上,桑翔宇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成熟的体系,他认为要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维度进行。
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要对政策有深刻的理解,这是做好医药投资的关键。除政策因素外,创新药的投资还要把握好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的位置。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家的品质和管理水平是核心;其次,要对创新药公司的业务储备管线有深入了解;再其次,要抓住行业或公司的主要矛盾;最后,要动态跟踪行业层面和个股层面的变化。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抢眼,华安基金桑翔宇把握住了机会,他管理的华安医药生物基金,业绩表现非常突出。这只去年底成立的基金,最新净值达1.7元左右。现在市场最关心的是,在近期调整之后,创新药板块将如何演绎?
在桑翔宇看来,当前的创新药行业,正在迎来政策面、产业面、技术面和基本面这四重利好共振,这将是以年为维度的重大投资机会,当前要坚定信心,迎接创新药投资的黄金时代。
精准出击九年深耕厚积薄发
九年深耕,一朝绽放。从华安医药生物基金的业绩看,这只2024年12月25日成立的产品,截至6月25日,净值达1.6943元,表现亮眼。
桑翔宇透露,早在华安医药生物基金发行时,他就对今年的医药行情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在他看来,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下跌后,医药行业在2025年有望迎来确定性的复苏行情。他积极推动产品的发行,在产品成立后果断入场,把握住了今年以来的行情。
今年以来,桑翔宇主要进行了两次操作:2月,重仓了AI医疗相关公司;3月,将仓位切换到创新药板块。
“过去几个月来,创新药行业利好不断,创新药公司对外授权交易额屡创新高,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桑翔宇表示,随着创新药行情延续,他根据市场动态变化,对持仓标的进行了适时调整切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基金贡献了部分超额收益。
回顾过去几个月来的操作,桑翔宇表示,能够把握到创新药板块的投资机会,主要是对医药产业多年来的持续跟踪,以及对投资时点的把握。
在桑翔宇看来,过去几年来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很快,但在震荡调整的行情中,市场对行业变化关注度不足,这就带来了预期差机会。
此外,华安基金医药研究团队也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有专业的医药和医学背景研究员,可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
洞察行业多维把握投资机会
投资是认知的表现,亮眼的业绩背后是对投资深刻的认知。在医药投资上,桑翔宇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成熟的体系,他认为要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维度进行。
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要对政策有深刻的理解,这是做好医药投资的关键。从最新的政策导向看,集采开始“腾笼换鸟”,对仿制药采取管控措施,而对创新药则是大力促进。未来的投资脉络已经明确,要紧跟政策支持的创新药方向。
除政策因素外,桑翔宇认为,创新药投资的关键点,是把握好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的位置。从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产业发展周期看,当前正从“从0到1”逐步转向“从1到10”,对于这种快速发展的成长性行业,要果断重仓出击。
在创新药领域,前瞻性的技术研究至关重要,比如对未来5到10年的技术发展趋势,要有前瞻性的判断,这样才能提高选股的成功率。
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桑翔宇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家的品质和管理水平是核心;其次,要对创新药公司的业务储备管线有深入了解;再其次,要抓住行业或公司的主要矛盾;最后,要实时跟踪行业层面和个股层面的变化。
根据基金定期报告,在华安医药生物基金的持仓中,既有纯正的创新药白马股,也有从中药和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的黑马股。
谈到挖掘黑马股的经验,桑翔宇表示,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公司,有些看似基本面欠佳的公司,在特定阶段也可能成为好标的。此外,还要多与上市公司交流,了解他们的早期管线和药物设计开发思路等,提高选股胜率。
四维共振创新药前景广阔
6月中旬以来,创新药板块走势趋于震荡,接下来将如何演绎?
在桑翔宇看来,当前的创新药行业,正在迎来政策面、产业面、技术面和基本面这四重利好共振,这将是以年为维度的重大投资机会,坚定看好后市行情。
从政策面来看,去年以来,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持续推出,打开了创新药价格天花板。同时,集采政策也在超预期纠偏。此外,国家医保局改进了创新药预付款回款等问题。
从产业面来看,中国在大分子领域已成为全球研发和制造中心。在研发领域,全球药企更加关注中国创新药优质资产。
从技术面来看,以往创新药多来自美国或欧洲,未来5到10年,不少免疫治疗基础用药将来自中国。
从基本面来看,今年是创新药强基本面兑现的年份。三、四月份的国内创新药公司数据良好,五、六月份的ASCO会议数据更超预期,BD金额也超出预期。
对于创新药板块后市,桑翔宇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中国创新药崛起是大产业趋势,2025年将是行业复苏之年,当前市场还处于关注BD阶段,一旦在海外数据上得到验证,中国创新药公司将真正获得全球市场青睐。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