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退市新规实施后,48家主板公司因净利润亏损且营收不足3亿元触发财务退市指标,面临退市风险。新规加速“劣币”出清,引导资金流向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净化主板上市公司群体。

在退市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年报季,新修订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正式“亮剑”,精准“圈出”一批净利润亏损且营收不足3亿元的主板公司,充分揭示这些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羸弱的风险。部分公司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更有多家*ST公司将直接退市,股市看板块迎来新变化。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21时,触发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的主板公司共有48家。这些公司多属于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纺织服饰等行业。从基本面看,多家公司亏损年份超过3年,主营业务转型效果不佳,个别公司甚至面临多重退市风险。

上海市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季凌昊表示,主板公司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精准识别“壳公司”,加速“劣币”出清,引导资金流向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同时,退市新规的威慑力倒逼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构建可持续性核心竞争力。

收紧营业收入指标,多家主板公司“披星戴帽”

4月29日,艾艾精工发布2024年年报,因净利润亏损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身“*ST艾艾”。艾艾精工长年营收不足3亿元,业绩表现疲弱,退市新规将其经营风险充分揭示。

威尔泰、星光股份(现“*ST星光”)、四通股份、原尚股份等多家主板公司也因触及“净利润亏损+营收不足3亿元”的退市风险警示“红线”,已经或即将进入“*ST”板块。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愿意接受“披星戴帽”的现实,个别公司试图逃脱监管“红线”,最终受到监管处罚。

星光股份业绩预告与实际年报业绩大幅差异,引起监管关注,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ST宇顺不仅业绩“变脸”,导致亏损额扩大且营收不足3亿元,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甚至无法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

退市新规显威,精准出清“空壳僵尸”

提高主板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加大对绩差公司的淘汰力度,精准出清“空壳僵尸”公司,进一步净化主板上市公司群体。若*ST公司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指标,或将面临退市结局。

*ST龙津就是其中一例。公司连续多年盈利能力弱,2024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仍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股票将终止上市。此外,个别*ST公司还面临多重退市风险。

针对退市新规加大风险公司出清力度,季凌昊分析称,这是加速“劣币”出清的过程,与全面注册制形成进退平衡、有序的闭环,有助于资本市场资源向“优质”企业转移。

联储证券并购业务负责人尹中余提示,应严格监管风险警示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确保退市新规发挥效力,起到示范效应。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