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市场有所调整,但险资机构对后市依然乐观。文章分析了股市基本面变化及未来投资机会,指出险资机构在科技和医药领域的积极调研及入市趋势。

  “近期市场有所调整,但我们没怎么动股票仓位。如果回调幅度过大,我们可能还会继续增加仓位。”11月24日,一家险资机构权益投资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依旧有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险资机构获悉,虽然市场有所回调,但他们对后市依然乐观。有机构认为,股票市场“春季躁动”行情有望提前演绎,市场或将进入下一轮上涨阶段。

  市场基本面变化不大

  “近期市场调整主要是外围市场波动的映射,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摇摆,以及对美股AI泡沫的担忧。”上海一家大型险资机构权益投资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市场维度来看,近期市场调整主要来自资金、技术、情绪和预期的变化,基本面因素变化不大。

  展望后市,上述权益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短期市场延续震荡整理,但11月末或12月初有望进入进攻波段,且这一进攻波段有一定概率升级为提前演绎的“春季躁动”行情,“就港股市场而言,我们认为市场已经开始进入看多区间,建议采取积极态度”。

  在具体的投资标的选择上,一家中型险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未来市场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可关注红利策略,包括金融、电信、交通运输等板块。AI、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的超额收益机会也值得把握。

  记者统计发现,尽管11月以来市场有所回调,但险资机构调研依旧十分积极。Choice数据显示,11月以来共有70多家险资机构参与了280多次调研,科技和医药两大主线仍是险资机构调研的重点,其中立讯精密、中控技术、汇川技术、百济神州等上市公司被调研次数居前。

  多因素驱动险资入市

  为应对低利率环境考验,增配优质权益资产是险资机构的一致共识,险资机构权益资产配置规模因此持续提升。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股票资金运用余额分别约2086亿元、34124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增长约30.29%、50.47%。

  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前三季度,险资股票资金运用余额配置比例达10%,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主要得益于市场上涨与配置意愿提升的双轮驱动。值得注意的是,险资股票配置比例已连续5个季度环比改善。

  平安集团副首席投资官路昊阳近日公开表示,增配权益资产是险企在低利率周期的必经之路,当固收资产收益无法满足资负匹配要求时,可适当放松久期匹配要求,增配权益资产,选择向波动要收益。作为保险资金仍须保持稳健风格,长期投资稳健、高股息资产是保险资金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