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加速,科创板企业引领科技创新
AI导读:
在全球经贸秩序重构的背景下,国产替代成为必然选择,关税反制政策为其注入加速动能。科创板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代表,不断推进技术攻关,打破国外垄断,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逻辑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为国产科技企业提供估值提升和资金流入的双重驱动力。
在全球经贸秩序重构的关键时刻,国产替代已从战略储备转变为必然选择,此次关税反制政策为这一趋势注入了加速动力。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估值逻辑正发生深刻变革。
从资本市场视角来看,科创板作为A股科创企业的代表,拥有独特的估值逻辑。众多科创板公司已成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的佼佼者,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这些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也崭露头角,占据领先地位。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科创板公司实现了境外销售,27家公司销售区域覆盖超过百个国家或地区。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指出,在“科特估”的引领下,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信心满满。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的过程中,资本市场配合估值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创新的信心。“科特估”正是对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定价。在市场选择与政策引导的协同作用下,“中国制造”有望突破后发优势瓶颈,实现从“模仿”到“超越”再到“主导”的质变,开启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新篇章。
硬科技实力稳步增强
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从政府采购倾斜、税收优惠、技术攻关、产业链安全、地方试点、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推动国产替代,重点领域涵盖半导体、基础软硬件、环保装备、智能汽车等。目前,本土化产业链在许多关键领域已实现大幅突破。
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心脏”,一直是海外重点围堵和技术封锁的核心领域。近年来,科创板集成电路企业全力推进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技术攻关,大大提升了我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高端装备被誉为制造业的“脊梁”。目前,科创板已汇聚超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涵盖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等先进工艺装备,下游覆盖轨交、汽车、电力、航空、物流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一批公司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装备支持。
在外部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仍迫在眉睫。如今,在技术与产能的合力推动下,中国有望通过“内循环”进一步加速实现产业链全面“中国化”发展。芦哲表示,对美加征关税后,我国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的国产化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以航空器、消费电子、汽车核心部件、高端农产品为代表的领域将出现显著替代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勇当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并积极推进并购重组,利用定向可转债支付工具、收购未盈利标的资产等手段,加速产业升级。
政策赋能与资金涌入
为估值提升注入双轮驱动力
当前,“科特估”体系下资本市场与国产化正产生协同效应。芦哲认为,国产化是实现产业链安全的必由之路。国产企业通过“估值提升—信心提升—资金流入—国产化率提升—估值提升”的良性循环,资本市场与产业形成产融协同新范式,有望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今年一季度资本市场的表现验证了“科特估”与科技企业国产化的完美结合。国产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国内智能驾驶系统搭载价格创历史新低,中国高端制造业开始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
在“科特估”的引领下,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信心倍增,带动市场成交热度持续提升。近期,在全球市场动荡之际,A股走出独立行情。截至4月9日收盘,沪深两市双双上涨,上证指数涨幅1.31%,深证成指涨幅1.22%。
同时,坚守“硬科技”定位的科创板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亮眼,实现2025年“开门红”。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13时,已有1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7家预增,3家扭亏为盈。一季度良好的开局也将为科创板公司估值提升奠定基础。
申万宏源研究首席策略分析师林丽梅认为,关税冲击下的中国资产战略机遇再定价。在市场大幅调整之际,中国资产再次回到相对全球具备良好性价比的估值位置。在特朗普关税冲击带来的基本面担忧出清后,市场可能迎来中长期周期低点,继续看好后续A股产业趋势和低估反转行业轮动的机会。
展望未来,芦哲表示,由Deepseek引发的估值重塑并非单纯技术事件,而是中国创新体系转型的缩影。在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的过程中,资本市场配合估值提升,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的信心。中国科技的技术突破、智能制造和资本市场共同配合,有望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加速完成,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