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开市6周年,从25家到589家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发展新高地。创新成果显著,总市值超7万亿元,为硬科技企业打开资本市场通道,推动创新企业集聚,持续改革优化制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热情。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6周年。6年间,从首批25家公司挂牌上市到如今已拥有589家上市公司,科创板逐渐成长为科技发展的新高地。

  创新成果“冒尖”——超60家公司推出全球首创性产品,三成公司的产品、在研项目具有首创性。创新集群“共进”——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

  科创板总市值超7万亿元,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为更多“硬科技”企业打开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科创板公司2019年至2024年研发总投入709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6%,领跑A股各板块。

  科创板还推动创新企业集聚成林,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成矩阵式产业集群。以集成电路为例,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达120家,涵盖产业链各环节。

  科创板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让更多创新企业脱颖而出。今年3月底,百利天恒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首次实现盈利。

  6年来,科创板持续改革优化基础性制度,并且在股权激励、股份减持方面创设新制度。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宣布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出“1+6”政策措施。

  科创板像一条纽带,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超六成科创板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430余家科创板公司推出760余单股权激励计划。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