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上涨,中字头央企领涨。AH股溢价下跌,两地上市公司H股与A股差价缩小。得益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开工,多家相关公司股价上扬。港股市场持续活跃,日均成交额和南向资金均创新高。

  新华财经上海7月21日电(林郑宏)7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收盘上涨0.68%,报24994.14点,盘中一度站上25000点整数关口,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中字头央企领涨恒指成分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5.53%,中国石油股份涨3.61%,中国神华H股涨2.94%。

  AH股溢价下跌0.67%,报125.44,创2020年6月后最低水平,两地上市公司H股与A股差价进一步缩小。

  得益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开工利好,多家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上扬,华新水泥、东方电气、重庆钢铁3家公司A股股价今日均实现涨停。但没有涨跌停限制的H股显然更为直接,上述3家公司H股今日涨幅分别达到了85.63%、65.21%和25.53%,直接反超A股股价。

  此外,美的集团、紫金矿业2家行业龙头今日H股股价涨幅也明显高于A股,截至收盘,美的集团H股股价成功反超A股股价,紫金矿业H股股价则持平A股股价。

H股股价高于A股股价的AH股公司一览(截至7月21日收盘数据)

  受此带动,H股相对A股溢价的AH股公司数量攀升至8家,其中宁德时代H股较A股溢价最多,达36.69%,华新水泥、东方电气、恒瑞医药3家公司也均超过10%。

  新华财经注意到,近一个月内,AH股溢价始终处于低位徘徊,而H股较A股溢价的公司数量也一直维持在3家,但这一局面在今天被打破。

  长江证券研报数据显示,虽然AH溢价率整体来看,一直呈现A股溢价状态,但是历史上也有部分阶段A股相较于对应港股呈现折价。典型阶段如2014年下半年,当时AH股溢价一度跌至100以下,呈现普遍性的H股贵于A股的情况,而H股较A股溢价的公司当时也一度攀升至18家。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认为,2025年初以来,得益于Deepseek、新消费和创新药等新叙事不断涌现,港股市场持续活跃,甚至一度领跑全球市场。即便二季度以来外部关税挑战增加、国内增长和信用周期再度趋弱,导致整体指数在24000左右震荡并跑输全球,但结构性行情依然活跃。

  港股市场活跃的流动性具体体现为:日均成交额达2406亿港币,较2024年日均成交1318亿港币增长超80%,创历史新高;南向资金持续活跃,日均流入61.5亿港元,是2024年日均流入34.7亿港元的近两倍,截至目前累计流入7877亿港元,已接近去年全年8079亿港元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的公司不断增多,其中A股转港股公司就有10家,募资占比达到了70%,其中部分新兴产业公司受到资金追捧,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H股均呈现大幅溢价。

  中金公司认为,短期看,整体AH溢价依然受限于分红税安排下的125%平价的“隐性底”。而中长期来看,支撑港股市场资金面的长期宏观因素并未转向,资金充裕但优质资产有限的局面或将延续。但是节奏上,三季度面临多方面流动性边际趋紧的压力,包括金管局或继续回收流动性、外围美元环境趋紧、IPO/配售仍有一定供给压力,不排除造成一定扰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