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双方就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交流。德国车企扩大对华投资,中国车企赴德投资,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早日妥善解决贸易问题。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4月27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双方就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此次会谈标志着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迈入新阶段,德国汽车企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将继续深化双方合作关系。

  王文涛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始终如一,希望德国汽车企业把握机遇,坚定投资中国的信心。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基础深厚,双方应携手应对全球化挑战,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穆勒强调,汽车产业应坚持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期待欧中电动汽车案磋商尽快取得积极进展,化解贸易摩擦。他鼓励德国车企扩大对华投资,同时欢迎中国车企赴德投资,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现代中国学院客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德经贸研究中心主任史世伟表示,穆勒同中国渊源颇深,对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有深入了解。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双赢结果显著,德国车企应进一步坚定将中国作为最重要市场的看法。

  穆勒还表示,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多家会员企业参加上海车展后,对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数字化发展印象深刻,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欧盟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已成为欧盟汽车行业最关键的参与者,重要性超过美国。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2年间,中国在欧盟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大幅上升。

  史世伟指出,德国车企不仅看重中国市场,还向中国学习快速推出车型的战略和速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企业正在研究中国车企的发展路径。

  穆勒再次强调,欢迎中国车企赴德投资,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他提到,欧盟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路线图,将加速燃油车退出,促进电动汽车生产。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维持2035年新车零排放目标,并给予车企三年缓冲期。这一政策将倒逼车企转型,涉及电池数字护照和零碳工厂等问题。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可合理规避碳税问题。

  史世伟表示,中德在制造业方面仍有扩大和深入合作的基础,双方应利用好政府磋商机制、技术联盟等,加强在经济绿色转型、循环经济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王文涛呼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德国和欧盟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产供链稳定,早日妥善解决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

  双方已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正在敦促欧盟找到公平解决方案,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