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新项目核准落地 核电产业链持续受益
AI导读: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涉及10台三大核电机组。核电投资规模巨大,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约2000亿元。核能兼具清洁性与稳定供能的双重优势,核裂变、核聚变领域均迎来加速发展。建议关注核电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环节。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涉及10台三大核电机组,自2022年以来我国连续四年年均核准10台以上核电机组,核电产业发展高景气延续。核电领域持续进步,三四代核裂机组相继落地,核聚变装置也加速发展,建议关注核电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环节,尤其是核岛设备和核电阀门等。
▍国常会核准10台自主三代核电机组。
据新闻联播报道,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据澎湃新闻进一步报道,上述获批项目分别为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合计核准5个工程、10台新机组,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其中8台为华龙一号机组。经国常会核准,我国核电机组建设自2022年起已连续四年年均核准10台以上,均按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核电项目审批节奏加快。
▍本轮核准机组预计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带动核电产业链向好。
核电投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根据中国工业新闻(转自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目前三代机组单GW投资额约200亿元,本次核准的10台三代核电机组总投资预计达2000亿元。设备投资占比超40%,核岛为电站核心,涉及十余种主要设备,设备环节投资占比近60%。核电建设对零部件企业资质、经验及供应链安全要求高,竞争格局稳定,新进入者难以快速切入。因此,核电核心零部件环节有望长期受益于项目审批加速。核电项目建设重启以来,产业链公司订单饱满,预计将迎来业绩景气期。
▍核能优势明显,长期发展可期。
核能兼具清洁与稳定供能优势,近年来我国在核裂变、核聚变领域均加速发展——
核裂变: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2024年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将达1469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推进三代核电落地的同时,四代核电机组也逐渐落地,如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一期工程。
核聚变:随着技术突破,我国核聚变装置落地加速,多个区域装置升级或筹备首台套,聚变产业发展提速。核电产业链核心环节将迎来利好。
▍风险因素:
核电政策变动、投资风险、建设延期、安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核心零部件产能扩张风险等。
▍投资策略。
核电新项目核准落地,产业链持续受益。建议关注:1)竞争格局稳定、附加值高的核岛设备环节;2)产品矩阵完善的核电阀门环节;3)有望实现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的乏燃料储运设备环节;4)核电运营;5)核燃料;6)核电建设。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