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24日,A股缩量上涨,三大指数全线飘红。新能源概念全线上扬,人形机器人概念再度活跃。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将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充电桩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12月24日,A股市场呈现缩量上涨态势,三大指数全线飘红,涨幅均超过1%。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393.53点,上涨1.26%;深成指报收10671.43点,上涨1.27%;创业板指报收2213.55点,上涨1.17%。市场总体表现向好,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数量超过3900只,但成交额有所缩减,全天成交额为1.32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超2200亿元。

板块方面,铜缆高速连接板块午后表现强劲,胜蓝股份、显盈科技均实现20cm涨停;光伏设备板块同样走强,欧晶科技涨停;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卧龙电驱、南京化纤等个股涨停。而脑机接口概念走低,创新医疗触及跌停;中船系板块回调明显,中船应急领跌;量子科技板块则呈现弱势,星光股份一字跌停。

新能源概念板块全线上扬,高压充电方向领涨,超级电容、生物质能、风电、特高压等新能源产业链相关板块也表现强势,尚纬股份、通达动力、立新能源等多只个股涨停。值得注意的是,电动叉车领域龙头厂商中力股份于24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价暴涨166.14%,盘中一度涨超200%,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将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并实施市场准入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此次纳入的设备包括固定充电桩、移动式充电设施、随车充电设备等。公告设置了1年5个月的过渡期,自2025年3月1日起,相关认证机构将开始受理认证委托;而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此举旨在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车桩比维持在大约3:1的水平。根据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国内车桩比将实现2:1,到2030年将达到1:1。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4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到517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桩建设仍存在极大的缺口,未来将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中银证券指出,充电桩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而快速增长,具备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或零部件自制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人形机器人概念再度活跃,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PEEK材料指数也表现强劲。近年来,全球及中国主流科技及制造巨头纷纷布局机器人产业,特斯拉、英伟达、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宣布研发人形机器人。国内方面,华为、字节跳动、美团、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也积极推动具身智能应用落地,机器人成为具身智能最重要的方向之一。中信证券预计,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数量将达到2000台以上,2025年出货将达到1万—2万台。随着各巨头的纷纷布局和泛AI应用的大潮方兴未艾,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民生证券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也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进行训练,这将为积累高质量、大规模应用数据提供必要手段,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