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前生物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及融资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并撤回申请,募资必要性及合理性受监管问询。同时,公司业绩下滑,高管减持计划引发关注。


中国网财经7月5日讯(记者 单盛群 叶浅)近日,科前生物(688526.SH)发布公告称,已收到上交所同意其撤回定增申请文件的通知。公司表示,基于当前实际状况、战略规划及融资环境等多方面考量,在与多方充分沟通与审慎评估后,决定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并向上交所递交撤回申请。

回顾整个过程,从今年3月15日公司发布定增公告,到主动撤回申请,仅历时四个月。期间,科前生物曾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876.6万股A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62亿元,用于高级别动物疫苗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然而,上交所对此次募投项目提出了多项疑问,包括研发内容、可行性及是否新增关联交易等。

在3月15日定增申请获受理并收到首轮审核问询函后,科前生物于5月13日进行了回复。但令人意外的是,仅隔一个半月,公司便于6月26日宣布撤回此次定增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科前生物于2020年9月登陆科创板,IPO时净募资规模达11.42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仍有4.43亿元募资未使用。在自有资金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此次定增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问询。

科前生物主营业务为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等。然而,受生猪养殖市场行情不佳影响,公司业绩在2022年出现下滑,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同比下降9.22%,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28.25%。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公司业绩下滑的背景下,科前生物的高管还不断抛出减持计划。去年2月,公司副总经理徐高原、陈关平及汤细彪曾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但最终未实施。今年2月,徐高原、陈关平再次计划减持,截至5月27日减持时间过半,二人仍未减持。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