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斯拉发布会引发市场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关注,海内外企业积极布局,资本市场受量产化进程、巨头公司产品进展及市场风格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产化空间巨大,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股市如棋局,布局需谨慎,把握投资机遇是关键!

近日,特斯拉在美国加州举行“WE,ROBOT”发布会,市场焦点集中在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上,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进展同样引人关注。现场,多个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上演热舞,展示了在家庭搬运、调酒和递物等场景的应用潜力。更重要的是,马斯克透露,按规模生产的Optimus机器人成本将在2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蓬勃发展,海内外企业纷纷布局。作为划时代重磅产品,人形机器人具有巨大的远期需求,短期内则由供给创造需求。随着大模型开源和英伟达Cuda机器人生态系统的开放,初创公司涌入机器人赛道,通过局部泛化方式训练机器人在封闭场景下完成特定任务。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上百家公司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在资本市场,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量产化进程是关键。今年以来,机器人板块表现平平,主要因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进展低于预期。中泰证券在近期研报中分析,10万台机器人可替代1/10长尾工况工位,小批量生产时,性能、生产连续性稳定性更受关注;而量产规模达100万台时,硬件降价与软件泛化能力将成关键。

其次,巨头公司产品进展也是影响人形机器人板块的重要因素。过去,机器人行情常受消息面利好催化,如海外大厂进展或国家级展会推动。目前市场预计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将于2025年上半年量产,初期针对单一场景小批量生产。此外,Figure AI、傅利叶智能等海内外头部企业产品进展也值得关注。

市场风格变化也影响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近期市场环境风险偏好回升,科技成长性风格有望卷土重来,为人形机器人主题性投资机会创造条件。

在硬件降本逻辑下,人形机器人国产化空间巨大。目前硬件方案仍在迭代,核心诉求是保性能降成本。国内供应链依托复用汽车供应链、规模量产实现国产替代,逐步关注降本需求大、确定性强、国产化率高的核心Tier2环节,挖掘方案边际调整带来的0-1增量机会。

具体至细分领域,关节执行器方向占零部件60%以上,随着特斯拉方案稳定,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国产化潜力大。电机/灵巧手方向,市场路线分歧大,头部厂商持续迭代方案,空心杯电机、直流无刷无齿槽电机等技术难度中等,国产供应预期强。传感器方向,柔性控制及智能化要求催生更高级别传感器需求,国产IMU、MEMS压力传感器、视觉系统发展成熟,后续可关注国内汽车/3C领域成熟供应商横向迁移。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