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超科创板
AI导读:
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154家,占比58.56%,首次超过科创板。北交所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已聚集一批新质生产力和高稀缺性的新公司,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2025年1月5日,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3日,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到154家,占比高达58.56%,这一比例首次超越了科创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图/截至2025年1月3日,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与主板各市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团队分析指出,北交所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的核心聚集地,已经吸引了众多具有新质生产力和高稀缺性的新公司。这些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Wind数据显示,自2021年北交所开市之初,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约为39.74%。而在2024年全年新增的上市公司中,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高达65.22%,即全年新增的23家北证市场上市公司中,有近七成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一数据表明,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
此外,北交所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2日,北交所已有超五成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进一步凸显了其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方面的主阵地作用。
在经营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20.13亿元,环比增长16.11%;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70亿元,环比增长24.16%。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这些企业的强劲增长动力和盈利能力。
在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根据协议内容,三方将加强协同联动,从制度对接、企业培育、工作衔接三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形成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时,开源证券研报还统计了研发支出方面的情况。2024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支出为0.23亿元,研发费用率为5.19%。虽然这一比率已经高于同期创业板的4.78%水平,但与科创板10.82%的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