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R1的发布引发全球投资者关注,硅谷业界如何看待其影响?卡斯解读AI未来趋势,分析英伟达股价波动原因,探讨市场竞争与平价化进程。

在过去一周,DeepSeek—R1的发布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投资者的密切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还引发了关于技术趋势、市场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广泛讨论。

硅谷业界如何审视DeepSeek的崛起?开源与闭源的争议、蒸馏技术的质疑,以及这些变化对英伟达等科技巨头未来发展和股价的潜在影响,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尤为重要的是,美股科技七巨头在2024年为标普500指数贡献了高达25%总回报中的41%,这使得相关问题更加紧迫。

春节期间,第一财经记者有幸独家专访了OpenAI原全球市场应用负责人、人工智能与商业战略专家卡斯(Zack Kass)。卡斯高度评价了DeepSeek的成功,认为它象征着AI技术向更广泛、更便宜应用的迈进,正如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所示,资源效率的提升往往促使该资源被更广泛地采用。

针对英伟达股价的剧烈波动,卡斯指出,抄底英伟达并非核心议题,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将推动“模型平价”(model parity),使更多消费者受益。英伟达近期的抛售潮揭示了市场的投机性以及对于AI认知的不足。卡斯进一步分析,若投资英伟达的逻辑基于AI需要大量芯片以持续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则此逻辑存疑;但若看好AI成本下降吸引新入者,从而推动GPU需求持续增长,则此逻辑成立。

AI平价化进程加速

卡斯早在两年前即预测,中国在未来AI竞赛中并不会落后,甚至能以更少的GPU构建模型。他强调,AI的核心在于应用与采纳,而非单纯构建最佳模型。随着研究和模型逐渐商品化,如何高效应用和推广AI技术将成为真正的竞争优势。DeepSeek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卡斯认为其发布标志着激动人心的时代已经到来。

卡斯预测,未来模型和研究将进一步商品化。他提到,尽管OpenAI在推出大模型初期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但目前已下降至约36%,市场整体的扩大更为重要。市场竞争作为降低成本、推动平价的关键方式,将吸引更多人使用AI技术,促进集体繁荣。

关于创新者与后来者的关系,卡斯指出,大型语言模型训练和推理技术的创新能够降低进入壁垒,吸引更多新参与者。尽管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曾表示“复制容易,创新很难”,但高盛指出,历史上投资者往往高估了原创创新者的价值,低估了竞争的影响。卡斯认为,科学研究并不难以复制,这种复制有助于技术的普及和平价化。

卡斯还提到,尽管有人声称“任何人都可以复制OpenAI”,但实际上复制其成功非常困难。OpenAI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其品牌和渠道分发机制的独特性。

蒸馏、开闭源争议非核心议题

DeepSeek的发布也引发了关于蒸馏技术和开闭源争议的讨论。有报道称,OpenAI已掌握证据显示DeepSeek在训练模型时违反服务条款使用了其数据。然而,奥特曼表示没有计划起诉DeepSeek,并欢迎这一竞争对手。卡斯认为,从科学角度看,全球尚无针对模型蒸馏的明确规则,重要的是技术能够快速发展。

卡斯强调,开源与闭源的争论无意义,他更关心的是“平价”。他认为,重要的是实现简单、平价的模型,开源技术加速了发展并允许更多人参与。他还预测,未来许多AI模型将在本地运行而非依赖数据中心,这一变化可能重新评估芯片需求,影响投资逻辑。

英伟达抛售潮显示市场投机性

DeepSeek的出现也让英伟达成为市场焦点。英伟达股价近日经历剧烈波动,1月28日暴跌17%,市值蒸发相当于一个阿里巴巴。卡斯认为,这反映了市场对AI理解的有限性。当DeepSeek发布时,大多数投资者没有足够时间深入了解背景,因此迅速产生抛售情绪。

卡斯指出,若投资英伟达的逻辑是基于AI需要大量芯片基础设施来持续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则此逻辑存疑;但若看好AI成本的下降以及对GPU需求的持续增长,则此逻辑成立。他还提到,AI本地化可能会带来类似电力和互联网普及的变革,虽然成本低廉,但市场潜力巨大。

总体而言,卡斯对英伟达持中性态度,更看好AI对教育和医疗保健等行业的深远影响。他认为AI将在这些领域带来巨大改善和创新。

AI Development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