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USPS在宣布暂停接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后不到一天时间便收回禁令。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对跨境电商和物流行业带来挑战,物流成本增加,行业承压。

在2025年2月4日晚,美国邮政服务(USPS)突然宣布,自即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包裹,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不到24小时,USPS便在其官方网站上更新了公告,宣布收回这一禁令,表示“自2025年2月5日起,美国邮政服务将继续接收来自中国和香港邮政的所有国际入境邮件和包裹”。这一反转令人措手不及。

政策闹剧,一日反转

USPS在2月4日晚间的决定,与特朗普政府于同日生效的对华加征关税政策紧密相关。该决定一出,立即引发了业界的担忧,特别是对Shein、Temu等依赖中国直邮低成本优势的跨境电商平台来说,预计每周将有数百万件商品受到影响,无法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同时,亚马逊(Amazon)等平台的第三方卖家也面临着潜在的冲击。

然而,业界分析人士指出,USPS的暂停包裹服务更多是一种象征性举措。实际上,美国约90%的跨境包裹是通过顺丰、UPS等私营物流商进行运输的,因此USPS的决定对整体物流链的影响可能有限。

广州旅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瀚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邮政在不清楚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来源包裹的清关方法细则的背景下,出于避免货物积压的考虑,做出了短期暂停内地和香港包裹清关的决定。但与此同时,私营快递公司和经由中美之外第三国的包裹运输并未受到影响。”

多位对美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也表示,USPS的这一决定并未对他们造成实际损失。目前,通过USPS发出的货物仍在正常接收,但关税有所增加。

物流成本上升,行业承压

尽管USPS的“一日闹剧”并未对中国商家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却给物流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自2月5日收盘情况来看,京东物流下跌2.26%,东航物流下跌10.01%,显示出市场对物流行业未来前景的担忧。

特朗普于2月1日签署的行政命令规定,所有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不再享有“低值免税”(de minimis)政策。这意味着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将不再免除关税和详细报关要求,这将直接导致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小件包裹的关务及税费成本增加。

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数据统计,过去十年间,适用于小额豁免的货物数量增长了超过600%。从2015年的约1.39亿件增加到2023年的超过10亿件,而2024年更是预计将突破13.6亿件。此次行政命令的出台,无疑将对这些货物的进口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已有物流公司因此上调了相关费用。例如,B2C跨境物流服务商“云途物流”发布了《关于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及服务变更的重要公告》,宣布因目的国进口报关模式变更和清关成本大幅度上涨,自北京时间2月5日09:00起,将加收报关手续费20元/票。

(图源:云途物流公众号)

此次USPS的政策反转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新政,无疑给跨境电商和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这些行业将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值得业界和投资者密切关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