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星股份重组终止前夕外资大幅加仓引内幕交易质疑
AI导读:
慈星股份在短短9个交易日内北向资金持股量激增577万股,增幅达175%,同时QFII席位中的摩根士丹利国际也新晋成为股东。这一系列动作与慈星股份停牌前的股价飙升相呼应,引发市场对内幕交易的猜测。最终慈星股份宣布终止重组计划,但外资的异常交易行为仍需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
在短短9个交易日内,慈星股份(300307.SZ)的北向资金持股量激增577万股,增幅高达175%,这一细节在该公司昨晚发布的重组停牌前交易公告中得以披露。同时,QFII席位中的摩根士丹利国际也新晋成为其股东,停牌前持有近430万股。这一系列动作与慈星股份停牌前的股价飙升相呼应,而股价的异常波动在当时就引发了市场对内幕交易的猜测。然而,昨晚慈星股份却宣布,因交易各方对重组的最终条件未能达成一致,决定终止此次重组计划。
与常规的重组终止及复牌公告不同,慈星股份同时发布的关于停牌前十大股东及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提供了更多关键信息,也为市场质疑的疑似内幕交易提供了调查线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14日,即停牌前一个交易日,第六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表北向资金)大幅加仓,而摩根士丹利国际则新晋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具体来看,Choice金融终端的数据显示,与去年12月底的持股数相比,北向资金在1月2日至14日的9个交易日内,对慈星股份的持股量由约330万股激增至907万股。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停牌前夕的1月13日和14日,深股通席位(即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约4600万元,对应股数接近507万股,占净增股数的九成。此外,QFII席位中的摩根士丹利国际也在1月14日新晋上榜,持仓428.53万股。
这一系列外资的异常交易行为,与慈星股份停牌前的股价大幅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有散户认为公司股价上涨与“机器人概念”行情有关,但从公司的调研纪要和投资者问答中可以看出,慈星股份并未提及机器人产品类别,其主业仍为针织设备。因此,外资的突击扫货行为显得更为反常。
对于慈星股份此次重组终止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的信息披露。特别是对外资异常交易背后的资金穿透调查,将是揭示真相的关键。此前,监管层对于跨市场互联互通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直采取严查严管的态度,这也为市场提供了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QFII席位在重组股中的提前“压哨”进场现象屡见不鲜。高盛公司、摩根士丹利国际、摩根大通证券等机构均曾现身其中。这些外资机构的异常交易行为是否涉及内幕交易,仍需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
(文章来源:财联社,本文所述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