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购热潮涌动,科创板公司成回购“主力军”
AI导读:
新年以来,A股市场掀起回购热潮,截至2月6日已有133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计划回购金额总计139.28亿元。其中,科创板公司表现抢眼,19家公司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21.94亿元。政策支持下,回购专项贷款带动效应显现,注销式回购频频出现。
《科创板日报》2月7日讯(记者 吴旭光)新年以来,A股市场掀起回购热潮。据星矿数据统计,截至2月6日,已有13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计划回购金额总计高达139.28亿元,彰显出企业对自身发展的强烈信心。
其中,科创板表现尤为抢眼,共有19家公司公布了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到21.94亿元。这些回购计划中,超过六成旨在“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旨在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公司凝聚力。值得注意的是,近半数回购计划还获得了金融机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的资金支持,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有机构分析人士指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25年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近期,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和电子等板块的回购金额较高。特别是医药生物行业,回购金额达到了6.9亿元,电子行业则为2.4亿元。这些行业的高额回购,既反映了企业对自身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也体现了行业周期性调整与估值修复的需求。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包括逸飞激光、嘉必优、奥来德等在内的11家科创板公司首次披露了股票回购预案,而海尔生物、经纬恒润等公司则披露了回购实施进展。其中,广大特材的回购金额最高,计划回购金额高达4亿元,彰显出其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回购目的方面,广大特材等企业表示,回购股份主要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选择将回购股份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
此外,股票回购专项贷款的带动效应也日益显现。在年内新增的19单科创板公司回购计划中,有8单回购资金来源涉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占比高达42.10%。这一政策不仅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回购成本,还深受投资者欢迎,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推出多期回购计划往往意味着上市公司对自身财务状况和市场表现有信心。通过回购股份,企业可以提升每股收益并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回购股份还可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激励管理层和员工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在上市公司回购计划中,“注销式回购”频频出现。这种回购方式能够提升每股收益并优化股权结构,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并促使股价更好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