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期,海外主机厂加码竞争
AI导读:
方正证券点评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预计全球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特斯拉、Figure AI、英伟达等海外主机厂围绕软硬件持续加码,产业提速趋势明显。2025年或成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财中社2025年2月7日电方正证券最新发布的机器人行业事件点评深度剖析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广阔前景及海外主机厂的激烈竞争态势。自2022年底ChatGPT掀起生成式AI热潮以来,人形机器人作为AI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其发展潜力备受瞩目。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32.8亿美元急剧增长至2032年的6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5%。
国内企业如宇树、智元、优必选等正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而海外巨头如特斯拉、Figure AI、英伟达等亦不甘落后,纷纷加大软硬件投入,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应用潜力,整个产业呈现出明显的提速趋势。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量产计划尤为引人注目。据特斯拉官方透露,Optimus计划于2025年量产10000台,并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对外交付。其新版灵巧手自由度从11提升至22,集成AI驱动神经网络,能在复杂环境下自主学习并执行任务。此外,特斯拉正在积极招聘工程师、产品经理等相关岗位,为Optimus的量产做足准备。
Figure AI则选择终止与OpenAI的合作,转而专注于内部AI模型的研发,以实现硬件与AI的深度整合。其推出的Figure 01和Figure 02机器人在手部设计、视觉系统、电池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已在宝马车间执行汽车零部件分类等任务。据Figure AI创始人透露,公司已在自研端到端机器人AI模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将于近期展出重大变化。
英伟达作为全球领先的GPU制造商,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其推出的Omniverse、Issac Lab、GR00T模型、COSMOS世界模型等底层基础设施,旨在降低机器人主机厂模型开发难度,提升训练效率。目前,已有包括宇树、小鹏、银河通用、傅利叶、智元等在内的14家主机厂应用了英伟达COSMOS模型。
波士顿动力,这家早期以研发军用机器人为主的企业,如今正积极向工业自动化、公共安全等商用领域拓展。为降低成本,加快商业化进程,波士顿动力已放弃液压驱动方案,并推出电驱版Atlas机器人。作为英伟达COSMOS的首批用户,波士顿动力的大脑训练迭代优化速度或将持续提速。
此外,随着面向2C家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逐渐涌现,如专为人类家庭设计打造的NEO双足机器人等,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和商业环境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预计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包括特斯拉、智元、乐聚等在内的主流主机厂均计划量产上百乃至上千台机器人。尽管在灵巧手精准性、行为泛化、续航等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但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架构方案、大小脑训练路径等正逐步清晰,其大规模应用的时代已指日可待。
(文章来源:财中社,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修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