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领AI新潮流,创投行业反思与机遇并存
AI导读: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凭借其创新的DeepSeek-R1模型,在全球科技界和创投界掀起风暴,引发创投行业反思与机遇并存。DeepSeek的崛起将如何改变AI行业格局,为创投市场带来哪些新机遇?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凭借其发布的开源模型DeepSeek-R1,在全球科技界和创投界掀起了一场风暴,被誉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1月20日,DeepSeek正式发布了其创新的DeepSeek-R1模型,凭借独特的架构设计和低成本高效能的技术路线,迅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在发布后不久,DeepSeek应用便迅速攀升至苹果中国及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榜首。紧接着,1月31日,英伟达、亚马逊、微软三大美国科技巨头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R1,这一连串的成就无疑彰显了中国AI力量的崛起,并预示着全球AI竞争格局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DeepSeek的崛起不仅带来了惊喜与振奋,同时也引发了创投行业的深刻反思。在AI大模型成为近年来最受瞩目的主流赛道之际,为何投出大模型“六小虎”的创投机构却集体错过了DeepSeek?DeepSeek的异军突起将如何改变AI行业格局,又为创投市场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
从被忽视到现象级崛起
“DeepSeek的成功,得益于其技术突破与市场策略的完美结合。”水木资本董事长、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唐劲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分析道。他指出,在2023至2024年间,全球AI大模型竞争日益激烈,OpenAI、Anthropic、Google DeepMind等巨头纷纷推出升级版模型,而中国市场也涌现了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等产品。然而,在市场普遍认为AI行业步入“资本寒冬”,算力、资金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之时,DeepSeek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型脱颖而出,迅速成为行业焦点。
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同样认为,DeepSeek的优势在于融合了模型架构、强化学习机制、数据集构建等多方面的技术创新,实现了推理效率的大幅提升。这一提升与开源模式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将进一步加速生成式AI的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成立仅一年半的AI企业,在此前并未获得一级市场的过多关注,甚至一度被投资人“集体忽视”。公开信息显示,DeepSeek由幻方量化在2023年出资设立,且至今未接受过外部机构的股权投资。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曾表示,团队优先做研究,而很多VC对做研究有顾虑,希望尽快做出产品商业化,因此很难从VC那里获得融资。然而,幻方量化作为出资人之一,为DeepSeek提供了充足的研发预算。
唐劲草进一步分析称,投资人集体错过DeepSeek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两年,AI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具有强大算力基础和顶级AI研究团队的公司。而DeepSeek在早期阶段并未展现出与这些巨头相当的市场影响力,且其“AI+优化”的策略在早期并不被投资人看好。
然而,随着DeepSeek的技术突破和开源策略显现效果,其迅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估值在短期内迅速攀升。一位一线投资机构的合伙人表示,虽然肯定有一些投资机构在寻求投资DeepSeek的机会,但DeepSeek大概率暂时不会接受新的融资,因为其背后有幻方量化的雄厚资金支持,且并不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
DeepSeek引领AI应用投资新机遇
尽管创投机构集体错过了对DeepSeek的早期投资,但不少创投机构正在密切关注DeepSeek快速发展对AI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并积极布局其中孕育的新投资机会。
基石资本投资部执行董事张任奇分析称,从上游算力芯片层面来看,DeepSeek的高效性可能削弱了对高端GPU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这反而将推动算力需求的增长,对Nvidia等AI芯片厂商更为有利。同时,国产算力芯片也将因美国芯片禁售、性价比优势等因素受到更多关注。
在中游数据处理与基础设施层面,DeepSeek的崛起推动了推理侧AI算力需求的增长,相关硬件需求加速释放,数据要素在AI模型支持下变得愈发重要。
在下游应用端,预计将有更多模型厂商快速复现DeepSeek,从而极大降低AI应用的开发成本,加速大模型在传媒、影视、企业服务等行业的推广,推动更多爆款应用的出现。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指出,随着大模型使用成本的不断降低和智能水平的提升,AI应用将更具爆发潜力和商业化价值。
反观此前备受追捧的大模型“六小虎”,目前正面临DeepSeek爆火所带来的多重挑战。新鼎资本董事长、创始人张驰表示,DeepSeek的开源免费策略将导致行业其他大模型公司难以迅速实现商业化,同时加速行业的洗牌。“六小虎”可能需要采取裁员、降成本等措施,以新模式最低成本发展。
唐劲草建议,“六小虎”应加强技术创新,探索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应对新的市场竞争。同时,关注成本控制和商业化路径,寻找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文链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