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天神之眼”或重构智能驾驶产业链
AI导读:
比亚迪即将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或将成为智能驾驶产业链的一次重大变革。文章分析了比亚迪智能驾驶战略的转变、产业链狂欢背后的受益者以及“天神之眼”带来的长期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云帆报道
下周即将亮相的“比亚迪·天神之眼”,或将成为智能驾驶产业链的一次重大变革。
2月6日,比亚迪宣布将于2月10日19:30在深圳总部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热烈反响,比亚迪(002594.SZ)A股在2月6日当天即涨停,次日续涨超过5%;比亚迪股份(01211.HK)在两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更是超过16%。同时,市场认为可能参与“天神之眼”项目的黑芝麻智能(02533.HK)股价也在2月7日暴涨,盘中一度飙升55%,最终收盘上涨37.59%。
“天神之眼”或为比亚迪最早的高阶驾驶系统代号,该系统最早应用于比亚迪与梅赛德斯奔驰合资的“腾势”系列车型。据透露,自今年起,比亚迪将在全系车型上搭载智能驾驶方案,覆盖海鸥、海豚等低价车型,提供入门级、中阶和高阶三套解决方案。
尽管“天神之眼”将首先在比亚迪的低价车型上普及,有望带动相关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发展,但长期来看,比亚迪凭借庞大的销售量,有望通过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成为另一个“特斯拉”。未来,智能驾驶产业链供应商如何在与汽车巨头的合作中寻求平衡,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从质疑到拥抱:比亚迪智能驾驶战略转变
曾几何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对自动驾驶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如同“皇帝的新衣”。比亚迪品牌车型早期也确实很少搭载高阶自动驾驶系统。然而,在与奔驰合资的腾势车型中,比亚迪却悄然孵化了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天神之眼”,并将其纳入比亚迪Dpilot智能驾驶体系。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王传福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特别是在2025年年初,DeepSeek等AI技术的普及大幅提前,智能驾驶行业出现了被颠覆和重新确立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比亚迪选择“大船调头”,加速布局智能驾驶领域。
此外,比亚迪去年年底的“砍价”风波也透露出一些信息。虽然比亚迪澄清称接收到侃价邮件的供应商不到其全部供应商比例的1%,且大部分为传感器企业,但这一事件仍然引发了市场对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采购策略的猜测。有观点认为,比亚迪可能将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全面铺开至旗下各类车系,从而对传感器和配套控制系统等供应商产生更大的价格压力。
事实上,“天神之眼”早已在腾势汽车发布的N7车型中搭载。查询“懂车帝”网站发现,2024年及2025年新版腾势品牌几乎全系列车型都采用了“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包括腾势N7、Z9系列等。至2024年年底,比亚迪内部的新款或改款车型也开始陆续使用“天神之眼”系统,其中比亚迪仰望、改款的“汉”系列率先试水;随后海豹新款系列中档车型也开始陆续搭载该系统。
从结果来看,早期搭载“天神之眼”的腾势汽车在2024年实现了12万台的销量。这一成绩似乎为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下沉至低价低配车型提供了信心。
产业链狂欢背后:谁将受益?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比亚迪汽车全球销量达到427万台,几乎占到中国新能源车总体销量的半壁江山。因此,“天神之眼”系统下沉至10万价位车型,无疑将引发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的狂欢。
近期,随着比亚迪股价的飙升,其配套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如宇瞳光学、伯特利、联创电子、德赛西威等也纷纷跟随涨停。特别是黑芝麻智能的暴涨,更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前有报道指出,黑芝麻智能的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实现量产出货。然而,也有消息称“天神之眼”未来将搭载英伟达与地平线两个平台的系统,未提及黑芝麻智能。
对此,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具体情况要等2月10日发布会后见分晓。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谁将真正受益于“天神之眼”系统仍存在较大变数。
另外,从长远来看,“天神之眼”系统的推出或将对比亚迪乃至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早在智能驾驶行业兴起之初,比亚迪就已经打出“全栈自研”的旗号。与同样打着全栈自研旗号的蔚来、极越等相比,比亚迪的优势在于可以依靠巨大的产销能力平摊高昂的研发成本。
然而,早期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投入并不坚决,整车的价格竞争持续不断,也使其更倾向于使用供应商参与而非完全“全栈自研”以降低成本。但随着“天神之眼”系统的推出和普及,比亚迪有望通过全栈自研实现长期降本增效——就像其电池业务一样。
事实上,近日已有消息传出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对其智能驾驶配套的长期规划,称比亚迪有意将包括智能驾驶芯片与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等高效传感器全部转为全栈自研。这将使得智能驾驶产业链在巨头下沉后,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届时,如何保证产品的价格和性能优势将成为产业链企业的重中之重。(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